象州为什么叫象州 广西象州山脉风水图


象州文史之一:象州之象
◎子民百姓
【象州为什么叫象州 广西象州山脉风水图】

象州位于广西中部,地处大瑶山西麓,东靠金秀瑶族自治县,西邻柳江县和兴宾区,南连武宣县,北接鹿寨县 。县域区域总面积1898平方公里,辖8镇3乡,聚居壮、汉、瑶、苗、仫佬族等18个民族,总人口37万,其中壮族占70%以上,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 。
象州与象渊源深厚 。相传,4000多年前,舜帝派禹南征南方各部落即今广东西部到广西中东部一带,当然包括现在的象州,禹奉命征战三年未获胜利,要求舜帝增加兵力 。舜帝不同意,改而采用仁德的政策,化干戈为玉帛 。之后,舜帝乘坐大象南巡至今象州地域时,其大象觉得象州是块宝地,长留象州 。舜帝念其功,筑坛封象立祠于今象州地域 。由是“地始得象名”,从此就有了象州这一地名 。据文献记载,象州古为百粤地,秦属桂林郡,汉置桂林县属郁林郡,三国置桂林县、武安县均属郁林郡,隋唐仍置桂林县,明清两代称象州……建制历史长达2130多年 。

象州为什么叫象州 广西象州山脉风水图

文章插图
象州大转盘(区海平/摄)
象州为什么叫象州 广西象州山脉风水图

文章插图
象州文化广场(黄东平/摄)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思想家柳宗元之诗《岭南江行》有:“山腹雨馀添象迹”之佳句 。南宋地理学家周去非所著《嶺外代答》亦有:“象州郡治西樓,正面西山,山腹忽起白雲,狀如白象,移時不滅,然不可常見”之记载 。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在其《徐霞客游记》中亦载象州“西门外隔江即为象山 。山土而不高,土人曰:‘春月有云气,望若象形,纷走其上,即之则散,故名 。’其北岸有石蹲伏山头,谓‘猫儿石’也,颇觉宛然 。”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象山在州治西 。下有岩,深三里许,中有白石如象,州名本此 。”新编《象州县志》所载清代刘光烈《象云说》记载:“郡西渡江二里许有山焉,峭立正对瑶光楼,不象其形而象其名 。古传每雨后日出,山腹白云辄而成象,经时不灭,山因名象,郡亦名象 。”无不说明象州与象关联密切 。
象州为什么叫象州 广西象州山脉风水图

文章插图
系列重量级象棋赛事在象州举行(文史委/提供)


象州为什么叫象州 广西象州山脉风水图

文章插图
象州荣获“象棋之州 棋行亚洲”牌匾(文史委/提供)
象州为什么叫象州 广西象州山脉风水图

文章插图
象棋文化交流(文史委/提供)
2011年以来,象州政协在组织撰写的调研报告和创作的歌曲中融入了丰富的象文化元素,有效促进象州象文化的广泛传播,促进象州象文化的打造 。2013年,象州县委、县政府与清华大学合作,完成了以“象文化”为主题的城市标识、城市宣传口号的设计,确定“活力万象”为象州形象标识,大象为象州吉祥物 。如今,象州县城大转盘、桥头广场、文化广场、县政府广场、平安绿地广场均塑有象雕,象州县城街道亦有命名为金象路、银象路、吉象路等,象州电视台也以大象元素设计为台标,象州所产优质米还注册了“鸣象”“吉象”“银象”“飞象”等多个以大象为元素的商标,象州的商住楼、旅游景区也有以大象为元素的称谓,如万象商贸城、象发花苑、古象温泉等等 。这说明,象在象州已成为一种文化特征深入人心,为象州人民所喜爱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