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的症状

【脾虚的症状】中医认为 ,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消化水谷并转输精微和水液,化生气血 , 营养全身;脾虚则谷食无味;常表现为腹胀、便溏、食欲不振、浮肿、慢性出血等,具体分为四种证型,下面咱一起看看,脾虚的具体症状有哪些?
脾气虚证
脾气虚指脾气不足,运化失职,以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
证候表现:食欲不振,腹胀,食后胀甚,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肢体倦怠 , 形体消瘦 , 或肥胖浮肿,舌淡苔白 , 脉缓或弱 。
病因:多因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或忧思日久,或禀赋不足、素体脾虚,或年老体弱,或久病耗伤,调养失慎等所致 。
脾虚气陷证
脾虚气陷证指脾气虚弱,升举无力而反下陷,以眩晕、腹泻、内脏下垂、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
证候表现:眩晕 , 久泄,腹部重坠作胀,食后更甚,肛门重坠 , 甚至内脏下垂,如脱肛、子宫下垂等,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白无华,舌淡苔白,脉缓或弱 。
病因:多有脾气虚进一步发展所致,或因久泄久痢 , 劳累过多,或妇女孕产过多,产后失于调护等损伤脾气,清阳下陷所致 。
脾阳虚证
脾阳虚证是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 , 以食欲不振、腹胀、腹痛、便溏及阳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
证候表现:腹痛绵绵 , 喜温喜按 , 食欲不振,腹胀,大便清?。泛? ,或肢体浮肿,或白带增多,或小便短少,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舌苔白滑 , 脉沉 。
病因:多因脾气虚加重而形成,或因过食生冷 , 过用寒凉药物,损伤脾胃 , 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所致 。
脾不统血证
脾不统血证指脾气虚弱 , 统血失常 , 血溢脉外 , 以各种出血及脾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
证候表现:各种出血 , 如呕血、便血、尿血、鼻出血、妇女月经过多等,伴食少,便溏,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 , 舌淡苔白,脉细弱 。
病因:多因久病伤气,或忧思日久、劳倦过度,损伤脾气,以致统血失职,血溢脉外所致 。
小贴士
对照上述症状,若怀疑有脾虚症者,可通过中药调理,合理利用饮食,适宜多吃有助于补脾益气的食物,如薏米、山药、扁豆、牛肉、肌肉哦、桂鱼、葡萄、大枣、胡萝卜、土豆等 。避免寒凉、耗伤脾气食物,如苦瓜、黄瓜、冬瓜、芹菜、空心菜、柿子、梨子、西瓜、绿豆、鸭肉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