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1.什么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工学门类、电子信息类专业大类;电子信息类本身就是热门大类 , 包含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电子封装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人工智能、柔性电子学、智能测控工程等传统与最新科技前沿专业 , 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又是热门中的热门!


电子信息类专业以物理和数学学科为基础 , 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为平台的宽口径专业 , 其学习内容非常广泛 , 涉及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三大知识板块 。深入研究信息载体与信息处理系统的基本规律 , 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 进而实现从设计制造电子器件 , 到构建复杂信息系统乃至覆盖信息处理、大数据、人工智能全方位创新的学科 。从这些关键词可以看到 , 电子信息类的专业发展涵盖了软件和硬件领域 , 就业侧重方向也不相同 。偏软件的方向主要有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偏硬件的方向主要有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一个集电子科学、通信和计算机多领域交叉的学科 , 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 , 是电子信息类中的10个特设专业之一 。要求报考该专业的学生一方面对物理中的电学部分感兴趣 , 大学期间电类课程比较枯燥 , 没有兴趣可能听不懂课程完成繁重的学业任务;另一方面需要评估学习能力、物理成绩 , 不然很难完成大学学习任务!另外还要求动手能力强 , 因为涉及电路装配焊接、设计、电路连接等实践内容 。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电子设备的设计 , 比如电子工程师 , 各种电子电路、设备及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工作也可以成为软件、网络工程师 , 设计开发与硬件相关的各类软件 , 管理与维护计算机网络 。


学习哪些课程?
因为是大专业 , 各校在研究方向上不可能大而全 。根据自己的培养方向 , 各高校这个专业的研究侧重点可能不一样 , 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也会有所差异 , 但本科阶段还是以学习基本的数学、电学、计算机知识为主 , 研究生阶段时可以选择较细致的方向 。


本科阶段开设的课程主要有这么几类:数理类、电子电路类、通信类、计算机类:
(1)数理类: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工程数学(复变函数、积分变换、概率论)、大学物理等;
(2)电子电路课程基本包括:基础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
(3)通信类包括:通信系统原理、图像信号处理等;
(4)计算机类课程包括:C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微机原理等 。


2.国内院校排名?
第一梯队(A类)
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


第二梯队(B类)
天津大学、吉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