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概述】桔梗为常用中药材 。历史悠久,行销国内外 。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的功效 。原为野生 , 20世纪70年代试改家种成功 , 使之产销日趋稳定 。本品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clongrandiflorum (Jacq) A. DC.的根 。分布于安徽、河南、湖北、河北、山东、四川、浙江及东北、内蒙等地区 。
【桔梗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生长环境】桔梗原野生于干燥山坡、丘陵坡地、林缘、灌木丛以及干草甸和草原 。栽培于向阳背风、肥沃的地方 。喜光、喜温暖气候 。能耐寒、怕积水 。在土层深厚肥沃 , 富含腐殖质壤土生长良好 。土壤水分过多或积水易引起根部腐烂 。
【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须选择向阳、背风、肥沃、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壤土栽种 。冬季深耕25~40厘米,耕时先施足基肥 , 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2500千克,过磷酸钾25千克 。翌年春季播种前再耕翻耙细,作成宽约150厘米的平畦或高畦,畦沟宽30厘米 , 深15厘米 。有些地区采用垄播 。
2、培育方法:
(1)有性繁殖:采用直播种育苗移栽 。直播的桔梗主根挺直粗壮,分叉少,便于加工 。育苗移栽虽有利苗期集中管理,节省劳力、土地,但主根不明显,分叉多,刮皮加工困难 。
①直播:春播于3月下旬至4月中旬(东北地区在4月上旬至5月下旬),播种前将种子放人50℃温水中,搅拌水凉后,再浸泡8小时捞出,用湿麻袋盖好,进行催芽 。每天早晚各用温水冲滤一下,4~5天后待种子萌动时即可播种 。秋播于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 。按行距20~25厘米在畦面开沟条播,将种子均匀地撒人沟内,覆土0.6~1厘米,稍加镇压后浇水,并保持畦面湿润 。秋播后薄撒一层焦泥灰,以盖住种子为度,再覆盖稻草,防止雨水冲刷种子,并起保温保湿作用,一般在翌年4月出苗 。
②育苗移栽: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10~15厘米开沟,播下种子,薄覆细土,轻压并盖草 。出苗后,即将盖草除去 。至秋末地上部分枯萎后或次年春季出苗前移栽,将根掘起,按行距20~25厘米开沟,株距6厘米 , 顺沟栽植,栽后覆细土,稍压即可 。干旱时要在畦面盖草、浇水 。
(2)无性繁殖 。(根头部繁殖):栽植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东北地区要适当推迟),将采掘的桔梗根头部(根茎或芦头)切下,长4~5厘米,按行株距20~25厘米开穴 , 穴深8~9厘米 , 每穴栽1个 。栽后覆土浇水 。
【栽培管理】
1、间苗除草:在苗高3~6厘米时,间苗1~2次,疏过密的苗 。当苗高至6厘米时,进行定苗,苗距6~10厘米 。定苗时要除去小苗、弱苗和病苗 。幼苗期必须经常除草、松土 。苗期拔草要轻,以免带出小苗 。间苗时要结合松土、除草 。定苗后适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 。松土宜浅,以免伤根 。定植地浇水后,在干湿适时进行浅松土 。苗高约15crn时,每667平方米追施过磷酸钾20千克、硫酸铵12千克,在行间开沟施人,施后松土,天旱时浇水 。6~7月开花时,再追施稀粪1次 。在雨季前结合松土,防止倒伏 。定苗后如遇干旱,可适当浇水,雨季排除地内积水 , 以免烂根 。
2、疏花、果 , 防倒伏:桔梗开花结果要消耗大量养分,影响根部生长,疏花、疏果是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 生产上曾采用人工摘花蕾 。由于桔梗具有较强的顶端优势,摘除花蕾后,迅即萌发侧枝,形成新花蕾 。这样每隔半月摘1次 , 整个花期需摘5~6次,不但费工 , 而且采摘不便,对枝叶也有损伤 。可利用植物激素乙烯利,浓度750~1000mg/L,在盛花期喷雾花蕾,以花朵沾满药液为度,每667平方米用药液75~100千克 , 可达到除花效果 。此法效率高、成本低,使用安全,值得推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