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贝母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概述】皖贝母为地方性用药,有较长的使用历史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安徽贝母Fritillaria anhuiensis S.C.chen et S.F.Yin的鳞茎 。多为栽培,主要分布于皖西大别山区,家种的主产于霍山、舒城、金寨、霍邱、六安等地 。
【生长环境】皖贝母性喜阴凉,耐寒耐旱,畏强光,忌积水 。多生于海拔300~1500米山间林缘、坡地、沟旁肥沃处 。
【种植技术】
1、选土整地:皖贝母多在气候寒冷的高山和次高山上生长 , 种植于向阳地势 , 排水优良的新开垦的荒地为好 。播种前,先将地面用一些草料烧过,以防病害 , 并使生长良好 。土质以腐质壤土为宜 。种前将细碎的土作成130厘米宽 , 830厘米长的厢子,面上铺腐熟的牛粪厚约4厘米,粪面可铺肥泥一层,即可播种 。
2、播种:一般在立夏前后与收获同时进行 。贝母按大、中、小分3类 , 一般小籽不栽,用以做生药 。大种鳞茎视大小直切成4~8瓣,注意不要弄去其外皮 。种茎处理好后 , 立即点播在厢地里,点播时鳞瓣相距3.5厘米,破面朝地 , 畦边距7厘米空出,以免践踏 。点播后,即盖土肥7~10厘米厚 。一般是8月中旬至9月上旬用鳞茎繁殖,生长周期1年,翌夏收获 。
【皖贝母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药材形状】本品呈扁形、类圆形或心形,高0.8~1.8厘米,直径0.6~1.7厘米 。表面类白色至微黄白色,外层鳞叶两瓣,大小悬珠,有的内有小鳞叶2~3枚 。商品多为单瓣,顶端钝圆或突起,基部凹陷 。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 。气微 , 味苦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