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扶桑花 fusanghua
【别名】大红花、朱槿、吊丝红花、状元红 。
【英文名】Flowr Hibisci Rosae-Sinensis 。
【来源】锦葵科植物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 L.的花 。
【扶桑花】 【植物形态】灌木或小乔木 , 高1~6米;小枝圆柱形 , 被星状柔毛 。叶互生,宽卵形或狭卵形,先端突尖或渐尖,边缘有粗齿或缺刻 , 或除近先端外几乎全缘,秃净 , 或于背脉有少许疏毛 。花大型,单生于上部叶腋,常下垂;小苞片6~7;花萼钟状,5裂 , 裂片卵形至披针形;花冠漏斗状,花瓣5,倒卵形,玫瑰红色、淡红色或淡黄色,有时重瓣;雄蕊多数 , 花丝结合成圆筒;子房上位,5室,花柱5裂,柱头头状 , 雄蕊筒与柱头甚长,超出花冠外 。蒴果卵形 , 有喙,5瓣裂 。花期全年 。
【产地分布】多为栽培 。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及西南各地 。
【采收加工】全年可采 , 花初开时采摘,随开随采 , 摊薄晒干 。
【药材性状】长条形,长5.5~7厘米 。小苞片6~7,线形 。花萼长约2.5厘米 , 有星状毛,5裂 。花瓣5,有重瓣,顶端圆或具粗圆齿 。雄蕊柱长,突出于花冠外 。子房5棱形,被毛,花柱5 。气清香,味微苦 。
【性味归经】性寒,味甘 。归心经、肺经、肝经、脾经 。
【功效与作用】清肺、化痰、凉血、解毒 。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
【临床应用】用量15~30克,煎服 。用治痰火咳嗽、鼻衄、痢疾、赤白浊 。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 用治痈肿、毒疮、汗斑 。
【主要成分】含矢车菊素一二糖苷、矢车菊素槐糖葡萄糖苷和槲皮素二葡萄糖苷 。动物实验表明,其提取物有降压作用,对平滑肌有致痉作用 。
【使用禁忌】尚不明确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