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紫珠

【中药名】大叶紫珠 Dayezizhu
【别名】假大艾、白骨风、大风叶、蜘蛛、白背木 。
【英文名】Callicarpae MacrophμLlae Folium 。
【来源】马鞭草科植物大叶紫珠Callicarpa macrophμllaVahl的干燥叶或带叶嫩枝 。
【植物形态】小乔木或灌木状 。小枝,叶柄及花序密被灰白色星状绒毛 。叶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0~23cm,宽5~11cm 。基部钝圆,具细齿,上面被短毛 。下面密被星状绒毛及腺点 。叶柄粗,长1~3cm 。聚伞花序径4~8cm , 花序梗长2~3cm 。花萼杯状.被星状毛及腺点 , 花冠紫色,花药卵圆形,子房被毛 。果球形,被毛及腺点 。花期4~7有,果期7~12月 。
【产地分布】生于海拔100~2000m山坡疏林下及灌丛中 。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采摘, 除去杂质,喷淋清水,切段,干燥 。
【药材性状】本品多皱缩、卷曲,有的破碎 。完整叶片展平后呈长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 , 长10~30cm,宽5~llcm 。上表面灰绿色或棕绿色,被短柔毛 , 较粗糙;下表面淡绿色或淡棕绿色,密被灰白色绒毛,主脉和侧脉突起,小脉伸入齿端 , 两面可见腺点 。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钝圆,边缘有锯齿 。叶柄长0.8~2cm 。纸质 。气微,味辛微苦 。
【大叶紫珠】 【性味归经】性平,味辛、苦 。归肝经、肺经、胃经 。
【功效与作用】散瘀止血 , 消肿止痛 。属止血药下属分类的化瘀止血药 。
【临床应用】 15~30g , 外用适量,研末敷于患处 。用于衄血,咯血,吐血,便血,外伤出血,跌扑肿痛 。
【主要成分】叶含谷甾醇(sitosterol),木犀草素(luteolin),芹菜素(apigenin),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甙(luteolin-7-O-glucuronide),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甙(apigenin-7-O-glu-curonide),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β-D-glucoside),熊果酸(ursolic acid),2α-羟基熊果酸(2α-hydroxyursolic acid),山楂酸(crategolic acid),二十二烷酸(doxosanoic acid),二十三烷酸(tricosanoic acid),二十四烷酸(tetracosanoic acid) , 二十三烷酸乙酯(ethyl tricosanoate)及3,7,3′-三甲氧基5,4′-二羟基黄酮(3,7,3′-trimethoxy4′,-5- dihydroxyflavone) 。
【使用禁忌】尚不明确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