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使君子 shijunzi
【别名】史君子、留求子、五棱子、山羊屎、冬君子 。
【英文名】Quisqualis Fructus
【药用部位】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L.的成熟果实 。
【植物形态】攀援状灌木 。高2~8米 。幼株被黄褐色短柔毛 。单叶对生,叶片长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叶柄长5~15毫米 , 下部有关节,叶落后关节以下部分成为棘刺状 。穗状花序顶生,直立或下垂,每花具1苞片,披针形或线形,早落;萼筒细管状,花瓣5,长圆形或倒卵形,基部宽楔形,与萼齿互生,初为白色,后渐转为紫红色;雄蕊10枚,2轮,上轮5枚露于花冠之外;雌蕊1枚,子房下位,圆柱状纺锤形,有5纵棱 , 1室 , 具柔毛及腺毛,花柱丝状 , 细长,外露 , 下部与萼筒合生,柱头短 。果实橄榄状,长2.5~4厘米,直径1.5~1.8厘米 , 黑紫褐色或深棕色,有5纵棱,种子1 。花期5~9月,果期6~10月 。
【产地分布】生于平原灌木丛或路旁 。亦有栽培 。分布于四川、广东、广西等地 。
【采收加工】于秋季果皮变紫黑色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烘干 。
【药材性状】椭圆形或卵圆形,具5条纵棱,偶有4~9棱 , 长2.5~4厘米,直径约2厘米 。表面黑褐色至紫黑色,平滑 , 微具光泽 。顶端狭尖,基部钝圆 , 有明显圆形的果梗痕 。质坚硬,横切面多呈五角星形,棱角处壳较厚 , 中间呈类圆形空腔 。种子椭圆形或纺锤形,长约2厘米,直径约1厘米;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多数纵皱纹;种皮?。装耄蛔右?,黄白色,有油性,断面有裂纹 。气微香,味微甜 。
【性味归经】性温,味甘 。归脾经、胃经 。
【功效与作用】杀虫消积 。属驱虫药 。
【使君子】 【临床应用】用量9~12克 , 捣碎入煎剂;使君子仁6~9克 , 多入丸散用或单用,作1~2次分服 。用治蛔虫病、蛲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 。服药时忌饮浓茶 。
【药理研究】有小毒,可引起呃逆和呕吐或致泻 。药理实验表明 , 水浸剂或乙醇浸剂在体外对猪蛔虫有麻痹作用 。水浸剂对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
【化学成分】种子含使君子酸钾、使君子氨酸、胡芦巴碱、1-脯氨酸、1-天冬素、有机酸、脂肪油、白桦脂酸、硬脂酸、油酸、甘露醇、没食子酸等 。
【使用禁忌】服药时忌饮热茶,大量服用能引起呃逆、眩晕、呕吐等反应 。
【配伍药方】①治大人小儿腹内有虫:使君子(去壳)3克,槟榔3克,雄黄1.5克 。上为末 。大人每服3克 , 苦楝根煎汤下 。下虫散)
②治小儿痞块,腹大,肌瘦面黄,渐成疳疾:使君子仁9克,木鳖子仁15克,为末,水丸,龙眼大 。每以一丸 , 用鸡子一个破顶 , 入药在内、饭上蒸熟 , 空心食之 。(《简便单方》)
③治小儿虚肿,头面、阴囊俱?。菏咕?去壳)30克为末 。每食后米汤服3克 。(《简便方》)
④治头疮久不瘥:使君子烧令焦,上锡罗为末,以生油调涂之 。(《圣惠方》)
⑤治虫牙疼痛:使君子煎汤 , 频漱 。(《濒湖集简方》)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