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当归 danggui
【别名】秦归、云归、西当归、干归 。
【英文名】Angelicae Sinensis Radix
【来源】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的根 。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 。茎直立 , 带紫色,有明显的纵直槽纹,无毛 。叶为2~3回奇数羽状复叶 , 叶鞘膨大;叶片卵形,小叶3对 , 近顶端的一对无柄,呈1~2回分裂,裂片边缘有缺刻 。复伞形花序 , 顶生,伞梗10~14,长短不等,基部有2个线形总苞片或缺;小总苞片2~4,线形;每一小伞形花序有花12~36朵,小伞梗密被细柔毛;萼齿5,细卵形;花瓣5 , 白色,长卵形,先端狭尖略向内折;雄蕊5枚,花丝内弯;子房下位,花柱基部圆锥形 。双悬果椭圆形,分果有果棱5条,背棱线形隆起,侧棱发展成宽而薄的翅,翅边缘淡紫色,背部扁平 。花期7月,果期8~9月 。
【产地分布】生于海拔1800~2500米高寒阴湿地方 。栽培于四川、云南、陕西、贵州 , 青海、宁夏也有 。在甘肃深山老林中曾发现有野生的 。
【采收加工】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 , 待水分稍蒸发后捆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
【药材性状】略圆柱形,下部有支根3~5条或更多,长15~25厘米 。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 。根头(归头)直径1.5~4厘米,具环纹,上端圆钝,有紫色或黄绿色的茎及叶鞘的残基;主根(归身)表面凹凸不平;支根(归尾)直径0.3~1厘米,上粗下细 , 多扭曲 , 有少数须根痕 。质柔韧 , 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皮部厚 , 有裂隙及多数棕色点状分泌腔,木部色较淡,形成层环黄棕色 。有浓郁的香气,味甘、辛、微苦 。
【性味归经】性温,味甘、辛 。归肝经、心经、脾经 。
【功效与作用】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血药 。
【临床应用】用量6~12克,煎服 。用治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
【药理研究】有降低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促进造血系统功能;降血脂及抗动脉硬化;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抑制I、Ⅱ、Ⅲ、Ⅳ型变态反应;对子宫具有兴奋及抑制的双向性作用;抑制前列腺增生;抗促性腺激素;抗辐射损伤;抗肿瘤;抗炎镇痛、抗损伤;保肝,利胆,促进消化 , 抑制胃肠的推动运动;具有抑制神经系统、松弛气管平滑肌、利尿、抑菌等作用 。可抑制离体动物的子宫而兴奋整体动物的子宫 。藁本内酯对实验动物有平喘作用 , 对其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 。抗贫血作用可能与所含的维生素B12和铁、锌等微量元素有关 。
【化学成分】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藁本内酯、正丁烯基嗼内酯和当归酮等,尚含维生素B12和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 。另含阿魏酸、苯乙酮、菖蒲二烯、香荆芥酚、愈创木酚、茴香酸、当归内酯、藁本内酯二聚体等 。
【使用禁忌】热盛出血患者禁服,湿盛中满及大便溏泄者慎服 。
【配伍药方】①治月经壅滞 , 脐腹疼痛:当归、玄胡索各等分 。上为粗末 。每服9克,加生姜三片,水煎稍热服 。(《济阴纲目》玄归散)
②治妇人血崩:当归、白芍、干姜、棕榈 , 各烧存性,醋汤调,食前服 。(《百一选方》)
③治大便不通:当归、白芷等分为末,每服6克,米汤下 。(《圣济总录》)
④治产后自汗、盗汗:当归、黄芪各30克 , 麻黄根15克 。上为末,每服9克,水煎服 。(《济阴纲目》当归二黄汤)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