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浮石

【中药名】海浮石 fushen
【别名】石花、海石、浮海石、浮石,小海石 。
【英文名】Os Costaziae 。
【药用部位】本品为胞孔科动物脊突苔虫Costazia aculeata Canu et Bassler的干燥骨骼,习称“石花”、或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形成的多孔状石块浮石Pumex,主含二氧化硅(SiO?),皆称“浮石” 。
【动物形态】脊突苔虫:固着生活的水生群体动物 。雌雄同体 。群体常呈树枝状 。个体很?。易?。体外分泌石灰质及胶状物质,形成群体之骨骼 。体前端有口,口缘有马蹄状的突起 , 其上生多数触手 。消化管屈曲成“U”形,肛门亦在体之前端 。
浮石:原矿物为非晶质 。一般为白色、浅灰色,偶而呈浅红色 。具有标准的多孔构造 , 形似蛀窠,有时具管状构造 。表面暗淡或具丝绢光泽 。性脆 。比重小,在水中可以浮起 。为火山喷发出的岩石,主要由玻璃质构成,偶含少量结晶质矿物 。
【产地分布】常附着于海滨岩礁上 。浮石产广东、福建、山东、辽宁等地 。石花产浙江、广东、福建等地 。
【采收加工】浮石全年可采,以夏季为多 。自海中捞出,晒干 。脊突苔虫的骨骼6~10月间自海中捞出,用水洗去盐质及泥砂,晒干 。
【药材性状】石花:呈珊瑚样的不规则块状,大小不等 。灰白色或灰黄色,表面多突起呈叉状分枝,中部交织如网状 。体轻 , 入水不沉 。质硬而脆,表面与断面均有多数细小孔道 。气微腥 , 味微咸 。
浮石:本品呈海绵样的不规则块状,大小不等 。表面灰白色或灰黄色 , 具多数细孔 。体轻,质硬而脆,断面疏松,常有玻璃或绢丝样光泽 。气微,味微咸 。
【性味归经】性寒,味咸 。归肺经、肾经 。
【功效与作用】清肺化痰,软坚散结 。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分类的清化热痰药 。
【临床应用】用量9~15克 , 海浮石未研成细粉者应先煎 。用于肺热咳嗽痰稠,瘿瘤结核 , 小便淋沥,疮肿,目翳 。
【药理研究】有镇咳作用,其有效成分是碳酸钙,效果与蛇胆川贝末相似 。
【海浮石】 【化学成分】海浮石主要含氧化硅,其实为氧化铝、氧化钾等 。海石花主含碳酸钙 。
【使用禁忌】虚寒咳嗽忌服,脾胃虚弱者、孕妇、儿童慎用 。
【配伍药方】①治慢性支气管炎:海浮石30% 。煅海蛤壳粉35%,海蚬壳粉30%,猪胆粉5% 。混合均匀,制成0.8克片剂 。每次4片,每日3次,开水送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