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特色模式加持
公司的创新发展离不开人才 。 根据创远仪器2021年半年报 , 期内公司员工229人 , 技术人员143人 , 占比约62.4% 。 公司核心技术带头人主要来自国内多年从事射频微波测试仪器、无线通信的专家和资深工程技术人员 。
冯跃军介绍 , 创远仪器非常重视人才的成长 , 创新性地采取将研发部门直接设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实验室中 , 让工程师直接和专家教授一起工作等多种培养渠道和方式 , 为创新型人才打造持续成长的通道 。
2012年 , 创远仪器与东南大学合作 , 组建“东大-创远电子测量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 正式落地了创远“资金前移、技术前移、人才前移”的产学研创新战略 。 创远仪器持续向该联合研究中心投入资金 , 在无线通信测试技术的先导性领域布局;同时 , 创远还向该联合研究中心派驻了数十名研发人员 , 与多位教授一起工作 , 使得企业研发人员也有机会站到技术前沿拓宽视野、磨炼技能 。
● 值得一提的是 , 在创远仪器这样一家两三百人的企业里 , 海内外申请专利累计350余项 , 公司陆续在德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完成了专利布局 。 这些亮眼的表现让创远仪器获得了“上海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称号 , 更帮助公司将知识产权保护网撒向了仪器仪表行业的各大主要市场与研发高地 。
“创远仪器一直把研发深深扎根在市场中 , 绝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 , 最重要的是要靠创新帮助客户解决痛点 。 ”冯跃军表示 , 在研发的关键期 , 创远研发团队常常与客户的工程师们同吃同住 , 一起泡在一线 , 从而历练出了他们对市场需求高度的敏捷反应 。 “产学研”结合的特色模式也为创远仪器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助力 。
加大5G 测试关键技术开发
3G突破、4G同步、5G引领 , 中国的移动通信网络迎来了历史发展机会 。 创远仪器积极深入参与其中 , 成为IMT-2020(5G)试验工作组成员单位 。
2018年 , 创远仪器联合东南大学、中国移动、高通、是德科技等单位发布了《5G毫米波系统测试方法、专用设备与测试规范》白皮书 , 成功研制了5G模测系统、5G扫频仪和5G天馈线分析仪 。
2019年 , 创远仪器在5G产品的技术获得了全面的突破 , 并且持续的中标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的招标集采 。
2020年 , 创远仪器再次联合东南大学、中国移动、高通、是德科技等单位发布了《5G毫米波技术》白皮书 。
2021年8月 , 创远仪器宣布 , 公司作为牵头单位 , 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3专项)课题“5G大规模天线信道模拟器研发与验证”以及“毫米波5G分析仪开发” , 2021年8月27日收到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下发的项目综合绩效评价结论书 , 上述2个项目通过了综合绩效评价 。
如今 , 创远仪器已经形成了丰富的无线通信测试仪器产品系列 , 包括矢量信号发生器、矢量信号分析仪、矢量网络分析仪、信道模拟器和5G扫频仪与发射机等 。
● 今年前三季度 , 创远仪器实现营业收入2.8亿元 , 同比增加49.97%;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02.19万元 , 同比增加12.17% 。 创远仪器表示 , 公司近年来加大了5G 测试关键技术和毫米波测试关键技术与产品开发 , 产品核心竞争力得到较大提升 , 同时增加市场和销售投入 , 使得公司业务规模迅速增长 , 客户认可度得到提升带来营业收入的增长 。
在技术发展不断突破的同时 , 创远仪器在资本市场也受到了更多关注 。 2015年 , 创远仪器在新三板挂牌 , 并于2020年7月成为首批新三板精选层企业 。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 , 给创远仪器的发展插上了翅膀 。 ”冯跃军表示 。 据统计 , 创远仪器先后在新三板融资三次 , 共募资3.57亿元 , 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资金后盾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