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壳的药性是什么?

枳壳它的性味是辛苦、微寒的 。
归脾经和胃经 。
功效主要是一个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作用 。
临床当中最主要治疗三类疾病:
一类就是消化道类的疾病,比如说像食积不化、脘腹胀满;
第二个就是治疗一些像胸胁气滞造成两胁胀满疼痛;
第三个就是治疗一些呼吸道的疾病导致的痰饮内停、咳嗽咳痰 。
还有对一些脏器下垂的疾病,我们也可以用这个枳壳来治疗 。

枳壳的药性是什么?

文章插图
枳壳是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属理气类中药 。
性味归经及功用
枳壳性苦、辛、酸,微寒 。归脾、胃经 。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功效 。主要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脏器下垂(胃下垂,脱肛,子官脱垂等) 。
枳壳的药性是什么?

文章插图
枳壳长于行气宽中除胀,多用于脾胃气滞,常用来顺畅情志、消胀除满、改善消化等 。药典中枳壳的饮片有枳壳切片和麸炒枳壳 。普通切片为生枳壳,药性较猛,长于破积,多用于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炒后药性缓和,可减轻对胃的刺激,长于行气健胃,同时更适于虚弱体质者理气消食 。
枳壳的药性是什么?

文章插图
注意
脾胃虚弱者慎用 。孕妇慎服(破气药,易伤胎气) 。实症宜用,虚症忌之 。
枳壳的药性是什么?

文章插图
学习中药,我们永远在路上,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我是宋药师!关注我,我们一起进步!
无论是枳壳、枳实、还是陈皮、青皮、橘红、橘白等其实都属于理气药 。
枳壳的药性是什么?

文章插图
中医认为,人体就是一团气的结合体,不同的组织器官,又负责不同的气,比如胃气、脾气、肺气等,其中又以胃气最为重要,用金元四大家李东恒的话说“得胃气者生,失胃气的死” 。这话的源头来自《内经》,可见古人对胃口有多么重视!
枳壳、枳实、陈皮、青皮等橘类本草,恰好都是调理胃气的个中高手 。
小时我们学《晏子使楚》,明白“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可见枳是南方橘子的变种 。
枳壳的药性是什么?

文章插图
那药剂里头的枳壳、枳实又是什么东东?
当枳在树上结成个小,长刺的小果时,入秋收割,然后划开晒干,便是枳壳;还有些果子,没成熟,就从枳树上落下,这时药农便捡起来,将它们切成片,这就是枳实 。换句话说,枳实就是枳壳的未成熟产品 。
它俩经常可以换着用,不同之处,就在于枳实比较竣猛,而枳壳相对要温和些,毕竟是成熟的果,要老成些 。
枳壳的药性是什么?

文章插图
枳壳、枳实最主要的作用在于“破气消积,化痰除痞”,所谓痞,就是总感觉有股气卡在腹部,想呕呕不出,想上茅房,又拉不下 。
这个时候,枳壳便能除困解难,但凡出现胸腹痞闷,甭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用枳壳都能收到很好效果 。
为什么枳实能除痞?
枳壳的药性是什么?

文章插图
【枳壳的药性是什么?】说到底,枳壳入肺、胃两经;肺主降气,同样胃也主降,枳壳刚好能适应两者性情,哪能不受欢迎!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