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极强的欲望和决心,不踏实、马虎、不爱问、爱面子,懒惰,?这些问题,就统统不存在 。
我当时的极强欲望就是考出去这个小城市,要去外面,河北省、石家庄,都不想呆,就想去外面 。外面是哪?其实,一开始也没想明白 。
幸运的是,在我高二下学期刚刚想学好的时候,碰到了一位丁老师 。他和我进行了一次特别长的谈话 。是这位老师,给了我信念,给了我方法论 。
这位丁老师,是我人生的贵人,遗憾的是,这位丁老师现在已经过世了 。现在,我将丁老师教我的方法写出来,也希望能对更多的孩子有帮助 。
一、要静心
啥叫“静心”?就是在下课的时候,在周围环境非常嘈杂的时候,也能心无旁骛,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去做一道题 。
一开始的时候,我根本就做不到 。直到两个星期之后,我才能慢慢做到,因为改变一个习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这其实就是现在经常说的“碎片时间” 。
当了老师,我发现,几乎所有的学习好的孩子也是这样,一下课,就拿出作业来,静下心来,攻一道道题 。碎片时间利用得特别好,效率很高 。
这个习惯,我一直保持到现在,有时,寒假一天上 9 小时课,我就利用各种下课时间,午饭、晚饭时间,去做题 。基本上,一天下来,也能做一套高中物理卷子 。
二、过电影
丁老师的原话是:每天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脑瓜中像“过电影”一样,想想今天各科学了点啥,物理学会了什么,英语学会了什么,每天都回忆一下 。
我在高二最开始的时候,也是断断续续的 。后来,才慢慢养成了习惯 。这个习惯,我一直都保持到了现在 。我现在每天晚上躺在床上,都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今天收获了什么?我学到了什么?
比如:我今天在开车时,就想明白了一个问题,不管是学生,还是成年人,在设目标时,一定要先设定蹦一蹦,或只要稍微用点力,就能够达到的目标 。然后,迅速获得肯定 。这样,再一点点努力,事儿就容易成,孩子成绩就容易提高 。这其实,就是具体的方法论 。
每天多思考、多总结,总会有收获 。很多习惯,一不留神,养成后就成了终身习惯 。
三、多问
“人在成功之前,是没有尊严可言的 。”“这个社会是丛林法则 。人的本性里,是尊重强者的 。每一个人,均是如此 。这是人的本能 。”第一句话,是比尔·盖茨所说 。第二句话,是我硕士毕业五年,踏入社会五年的一点感受 。
我在上高中时,也曾害羞过,有不会的问题也不好意思问 。怕人家嫌我问的简单 。脸上没面子 。
但后来,想明白之后,心里迫切想考到外面去之后,就不管那么多了 。我那时,?不喜欢问老师 。我人缘很好,周围有 8 个经常一起吃饭的好朋友 。他们几乎都是我们县城下面的农村考到我们高中的,学习都巨刻苦,有班长(也是我同桌)、化学课代表(河北省竞赛三等奖)、数学课代表(河北省竞赛一等奖) 。我当时,几乎全是问他们 。
(对了,多说一句:我上的高中,叫辛集一中,算是辛集排名第二的学校 。不是河北省重点——辛集中学 。我当时那中考水平,可考不上那 。)
但凡有任何不会,凡是想不出来时,都会去请教同学 。他们一直很热心,全都给我讲 。柴森,能最终一点点考到北京来,和这帮朋友曾经的莫大帮助,有巨大的关系 。
当时为了能搞明白问题,我甚至去问我的语文课代表(后考入吉林大学),一位女同学 。之前一年半,都几乎没和人家说过话 。但当时也不管不顾了,也去请教 。后来发现,也没太可怕,大家都是很热心的 。
- 我这个人无论关系再好,只要对方做了让我失望的事,我就会马上把他删了或者不打扰,这是什么状况?
- 有哪些诗歌比较适合孩子每天朗读的?
- 今天六一儿童节,有什么话要对孩子说的?
- 有的家长教育男孩子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你觉得这样的教育有误区吗?误区在哪里?
- 女孩子骑自行车是一种什么感觉?
- 有什么特别适合孩子养的小宠物?
- 对孩子来说,心理教育,和学习教育是否则样重要?
- 孩子参加学前培训的意义是什么?
- 我想让我家孩子学画画,可自己又不会,该怎么教孩子画画呢?
- 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心得有哪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