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旧时的铁峰庵,是一座有烟火气的道观,接地气的庵堂,凡人们心灵里的信仰 。

文章插图
蛇山胜景
铁峰庵,在老一辈昆明人的记忆里,是每年农历的三月十五,和父母一起去铁峰庵赶庙会的回忆 。是庵前草地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是小贩们卖米花糖、卖泥娃娃、卖麦杆棕叶编织的玩具的叫卖声,和“吃不楞咚,吃不楞咚”的货郎鼓声 。赶庙会就要去敬香,在从山脚去庵里敬香的路上,卖工艺品的,卖吃食的,算卦的,唱灯的以及敬香的,从山脚一直挤到山顶 。赶庙会,大人们是为了敬香,再就是看热闹,小孩子们是图吃点好吃的解解嘴馋,或者买个好玩的小玩具 。

文章插图
蛇山胜景
蛇山胜景
一、史书里记载的铁峰庵
清代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云贵总督王继文(?—1703年)所撰《铁峰庵记》碑刻录文影印件:
《铁峰庵记》(该录文载于萧霁虹撰《云南道教碑刻辑录》第226-227页)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二、铁峰庵相关的楹联
原铁峰庵的黔国三烈祠曾有两副楹联是清代云南省著名文人赵藩所撰:载于昆明市西山区《黑林铺镇志》第十章古迹名胜 第六节匾联 诗词 第323页 。
其一为:
蛇山千仞,慨积铁堆青,错无可铸;
黔国三英,痛重泉化碧,死有馀哀 。
其二为:
依竹绿千竿,修业名山,犹景新都旧史氏
厝薪红一炬,完贞净土,最怜黔国太夫人
——载于中国经典对联与故事 佛寺道观对联(下) 第40∕45页
作者:赵藩(1851-1927),字樾村,剑川人,白族,1875年(清朝光绪元年)中举人,曾任四川臬台,官至川南道按察使 。
三、铁峰庵石刻
据《黑林铺镇志》记载之铁峰庵石刻:
铁峰庵石刻,分布在第二层至第四层之间的山路边石(壁)上,计有十余处,多为清及民国间所刻,最早的为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云贵总督王继文重修铁峰庵峻工后,在山门外石上有“彩云第一洞天”,第二层和第三层分别题有“风磴”及“云门北登”石刻;
其二为宣统二年(1910年)昆明书法家李坤所书“铁峰”二字,宽一米,高一米二,笔意流畅,气势磅礡,落款为“庚戌秋九月昆明李坤书”;
其三为“海阔峰高”四字石刻,每字大三十公分,前刻序言“余遍历环球,见山水幽胜首推瑞士,今游铁峰、昆海,风景堪与比美,志此以留鸿爪” 。落款:“丁巳仲秋皖南广德文选题” 。丁巳当为民国六年(1917年) 。
还有一些石刻,岁月腐蚀,模糊不清 。不一一赘述 。,
四、清代文献中铁峰庵景色
铁峰庵建于元朝,清朝康熙年间重修,光绪七年(1881)又重修 。“文革”中被毁坏 。山崖上还能寻到一些石碑题字和残垣断壁,从中依稀可以寻到往日踪迹 。清代铁峰庵从山脚的山门算起共有四层,都是沿山势而筑于直立的峭壁之上 。
浣玉亭
峭壁东面有一股泉水飞流直下山脚,泉旁有玲珑小亭,名为“浣玉亭”,道出了大自然的秀色与绝妙 。《浣玉亭》(清代康熙云南府志) 道“浣玉亭在府城北蛇山麓,亭右汇水一泓,冬夏不竭,稍西引泉作数曲,可以流觞,建屋三楹 。”《铁峰庵记》(清代云贵总督王继文)中描述“峰约高千余丈,峰之寺及五六百丈而止,引峰东之水,汇一泉于麓 。泉上一亭颜曰:浣玉 。”可见,浣玉亭在清朝已经是蛇山一道特别的风景 。
- 龙鱼摆放的风水位置 龙鱼风水案例
- 戒指戴法与风水 中指戴戒指能改善风水吗
- 香港风水局 宁波港在什么区
- 风水学专业有哪些学校 风水学院有哪些
- 考察茅台酒厂的风水师
- 小狮子图片 狮子口风水图片大全
- 过道风水有什么说法 过道造型讲究风水吗
- 生男孩的风水 风水不好怎能生男孩
- 易玄堂风水 在风水千山
- 盘子形状风水 风水中什么是盘子的用法图解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