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风土人情 儋州风水大师( 二 )


萧弘鲁曾在州治东的承流宣化坊处树立屏壁 , 下面雕刻“红日中天”和“寒潭彻底”两幅图画 , 用以庆祝儋州百姓安居乐业、一派欣欣向荣的盛况 。唐维为此专门写下了《儋州屏壁赋》一文 , 用近千言的笔墨诠释屏壁两图的含义 。
萧弘鲁在儋州知州任上 , 正值海南兴起修志 。方志是一个地方存史资政的重要文献 , 在“鉴往知来”方面具有很大作用 , 南宋时修成第一部方志《南宁军志》 , 元代儋州却没有重修志书 , 入明朝以来一百多年间儋州也未修过州志 。萧弘鲁深明修志对儋州的重要性 , 于是他请来了唐维负责此事 。只可惜 , 唐维所修的州志最终没有成书传世 。
明嘉靖四十年(1561) , 唐维的父亲唐朝胤去世 , 萧弘鲁亲自撰写墓志铭 , 云:“维其仁 , 其心遍;维其义 , 其心辩 。持身不出乎礼度 , 遗后足征于文献 。行而司教 , 多士是宪 。终而遗言 , 州邦是殿 。松山之阡 , 双玉永奠 。百世之下 , 视此如见 。”于此 , 可见萧弘鲁离开儋州多年后 , 还与唐维保持着深厚的交情 。
考中丁酉举人 官府立坊表彰

儋州风土人情 儋州风水大师

文章插图
唐维中举的“捷报”牌匾 。
明嘉靖十六年(1537) , 岁次丁酉 , 是一个大比之年 。这一年 , 唐维由琼州府学考中了广东乡试举人 , 同科海南共有4人登榜 。相传 , 正是在这次考试中 , 唐维考卷上名字里的“经”字因考官辨认不出 , 出榜只写“唐维”二字 , 唐维一名由此而来 。中举“捷报”传到唐屋村时 , 唐维正在村前的蓝地上砍蓝制靛 , 人们因此还用方言称他做“蓝头举” 。
科举时代 , 官府为了表彰士子获得功名 , 同时鼓励民众勤奋学习、推动地方教育事业发展 , 往往会给中举中进的士人树立科举牌坊 。明嘉靖十八年(1539) , 当时的儋州知州和同知在洋浦唐屋村为唐维立了一座“发祥坊” , 这对唐维、唐氏家族乃至高麻都来说 , 皆是至高无上的殊荣 。
发祥坊位于唐屋村祭祀祖先的“演清堂”面前 , 为三间四柱结构 , 硬山式屋顶 , 材质是玄武岩 , 中间坊额横书“发祥”两个正楷大字 。右落款:“广东丁酉科乡试中试举人 , 儋州知州龙岗李朝用、同知抚山李应□” 。左落款:“嘉靖十有八年已亥□□丙寅日” 。右落款里的最后一个字今已漫漶不可辨别 , 查离唐维生活年代最近的《万历儋州志》 , 明嘉靖年间儋州同知有名为李应龙的人 , 可知右落款的最后一字应是“龙” 。
唐维中举 , 成为了唐氏家族迁至洋浦后的第一位举人 , 族人在官府建立发祥坊之后 , 也修了一座五层石塔来庆祝和纪念这一光宗耀祖的大事 。塔因位于演清堂前而被称为演清塔 , 也有人管它叫做文笔塔或莲花塔 , 塔基座为莲花座 , 塔刹呈莲花状 。据说 , 唐维族人是在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修建演清塔 , 他们祈盼其也能调节唐屋村的风水 , 使“地脉兴”而“人文焕” , 让唐氏出现更多的人才 , 这正与发祥坊之“发祥”的意旨契合 。
发祥坊与演清塔至今仍屹立于洋浦唐屋村 , 其中 , 发祥坊已成为海南尚存形制最全的古牌坊 , 2015年列入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 而演清塔是海南迄今所知最古老的风水塔 , 它们寓意文运昌盛 , 一直在激励后辈学子奋发向上 , 可谓唐维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