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族人为纪念唐维而建的文笔塔 。除署名外 , 图片均由记者 黎有科 摄
出任扬州官职 抗击倭寇有功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唐维出任扬州府通判 ,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擢升扬州府同知 。关于唐维的政绩 , 《万历儋州志》语焉不详 , 只说他“廉能有声” 。其实 , 唐维于官任上 , 曾在抗倭事业中立过功劳 。
倭寇之患由来已久 。明嘉靖年间 , 明朝政府实行海禁 , 倭寇却暗中与东南沿海的土豪、奸商、海盗、流氓相互勾结 , 无恶不作 , 倭患愈演愈烈 , 富庶的扬州一带成为了倭寇活动的重灾区 。唐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任官扬州 。
唐维为宦扬州府期间 , 他参与了两次大规模的抗倭之战 , 一次是在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 , 另一次发生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 。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四月初二 , 数千倭寇进犯扬州的门户——通州 , 通州城中民心大乱 。当时 , 参将解明道正好率兵到达通州 。倭寇兵临城下 , 解明道亲自登上城墙御敌 , 并派人搜查城里倭寇的内应 , 捕杀数人 , 民心始定 。因围困通州的倭寇众多 , 最先赶到的明朝援军不敢与之交锋 , 只是扎营观望 。另有一支驰援的官兵却遭遇倭寇伏击 , 几乎全军覆没 。通州危如累卵 。二十三日 , 倭寇探知有大批官军援兵将至 , 恐被内外夹击 , 急于求胜 , 连忙制造云梯 , 并于次日攻城 。倭寇使用弓箭做掩护 , 架云梯登城 , 城墙险些被其攻占 。解明道与唐维指挥城内的士兵从城墙上投掷砖石、发射火器打击敌人 。此役自凌晨持续至中午时分 , 双方激战八小时 , 倭寇遭到重创 , 死伤一百余人 。倭寇攻城不克 , 又惧明朝援军逼近 , 遂烧杀掳掠一番后退奔狼山 , 通州城安全 。二十六日 , 解明道、唐维等督令寻剿落伍的倭寇 , 斩获近九十人 。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五月 , 四千余倭寇突犯江北通泰滨海地区 。抗倭名将胡宗宪与唐维、石茂华等扬州地方官计议 , 济助兵船粮饷器械 , 随统游击史符、原领辰州卫指挥彭鹤年、杨伯乔、周官等 , 率兵二千余名前赴应援 , 截杀倭寇于湾头、扬子桥、王家庄 , 三战三胜 , 倭寇败退 。六月十五日 , 倭寇窜至淮安庙湾 。十七、十八日 , 官兵于蛤蜊港海口与倭寇鏖战 , 用鸟嘴铳打沉敌船二十余只 , 打死打伤倭寇无数 , 俘斩首众 , 夺获兵器 , 解救出被掳的民众 。倭寇远遁 , 地方重获安宁 。事后 , 官府勒碑纪念此役 。
唐维卸任后回到家乡儋州 , 整日悠游田园 , 以吟诗作赋为乐 , 史称他非常勤于创作 , “诗文满帙” 。儋州方志上记载唐维的一首《那细泉》诗:“地本居幽僻 , 天教慰寂寥 。池无一亩广 , 泉有万珠跳 。坐浴清心骨 , 行吟厌市朝 。从今频往返 , 归路不辞遥 。”此诗为唐维游览位于州城北四十里的那细泉后所赋 , 从中可见唐维浓厚的田园情怀 。(陈有济)
举人故里的遗风 树绿蝉鸣的初夏 , 我们来到明代举人唐维的出生地木棠镇唐宅村 。村里 , 榕树、酸梅树 , 枝繁叶茂 , 郁郁葱葱 , 每一棵树木都在百年以上 , 走在树下 , 凉风习习 , 非常惬意 。村的右边 , 是碧波荡漾的东山水库 , 左边 , 是一大片平坦肥沃的土地 , 土地上 , 一行一行的瓜架上 , 挂着圆圆滚滚的黑皮冬瓜 。
- 千金煞方位一览表与风水禁忌 千金难求的风水诀
- 富贵竹的摆放风水 富贵竹的风水
- 周口看风水 周口风水先生
- 风水水位是什么意思 最好的风水位置
- 小区西边有河风水好吗 东边路西边河 风水
- 风水知识大全 风水小知识大全集
- 柴火灶的朝向哪个方向好 柴火灶朝向风水
- 大门上长草有什么寓意 门头长草 风水
- 疾病与风水 各种疾病与风水的关系
- 用别人的旧鞋柜风水 穿别人的旧鞋子的风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