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风土人情 儋州风水大师


核心提示洋浦新英湾区太平社区唐屋村有一座海南现存形制最全的科举功名坊——“发祥坊” , 至今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 , 纪念的是明代儋州举人唐维 。唐维号松山 , 源出攀丹唐氏 , 生于书香门第 , 自幼勤学多才;他还是生员时已受到知州萧弘鲁器重 。明嘉靖丁酉科 , 唐维考中举人 , 先后任扬州府通判、同知 , 任上参与抗击倭寇 , 立下功劳 , 卸任后回到家乡 , 悠游田园 , 以吟诗作赋为乐 , 诗文满帙 。

儋州风土人情 儋州风水大师

文章插图
明代儋州知州为唐维中举而立的“发祥坊”位于洋浦新英湾区太平社区唐屋村 , 2015年被列入海南省文物保
源出攀丹唐氏 生于书香门第
儋州风土人情 儋州风水大师

文章插图
唐维的出生地——木棠镇唐宅村 。唐海亮 摄
唐维原名经维 , 号松山 , 明弘治年间出生于儋州木棠唐宅村的一个书香之家 。唐维的祖上是琼州第一科举望族——府城东厢蕃诞(今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攀丹村)唐氏人 , 元初迁移至洋浦唐屋村(据传古称“石门村”) 。唐维这一辈 , 已是蕃诞唐氏入琼始祖唐震公的第十一世孙 。唐维的祖父唐圭后来从洋浦唐屋村移居木棠唐宅村 。
唐维的父亲是地方上有名的读书人 , 叫唐朝胤 , 字邦仪 , 别号石门 。唐朝胤幼年失怙 , 早年师从儒士梁成(儋州天堂人) , 明正德间由岁贡中副榜举人 。唐朝胤生性刚毅正直 , 勇于从善 , 知无不为 。有一次 , 唐朝胤受友人之托 , 保管钱财二十金 , 不幸被强盗劫走 , 后来他借钱如数还给友人 , 却没有提到被劫之事 。明弘治十四年(1501) , 儋州的土地上战火纷飞 , 唐朝胤领义兵卫护家乡 , 乡亲们得以免遭兵燹 。陈衮任儋州知州时 , 儋州学倒塌 , 唐朝胤倡议迁建州学 , 并亲自选址 。明正德年间 , 唐朝胤任桂阳训导(一说是任教谕) , 他到任后 , “敷陈条约 , 以正风教 , 作士气为先” , 教绩显著;期间一彭姓同僚病逝 , 唐朝胤尽捐俸禄为他办理丧事 。唐朝胤晚年升推官 , 将赴任时 , 受聘续修《琼州府志》 , 未成 , 卒于府城 , 享寿七十一岁 , 葬松林岭 。
唐朝胤有三子 , 长子名唐经纶 , 号雪轩 , 岁贡 , 任过遂溪训导 , (一说唐经纶是拔贡 , 曾任顺德教谕 。)次子叫唐经纬 , 唐维即唐朝胤的第三子 。
自幼嗜学多才 受到太守器重唐维天资出众 , 素敦孝敬 , 自幼勤于学问 , 嗜好古文 , 年少之时已是博学能文的才子 。唐维考取生员后 , 在诸生中出类拔萃 , 受到儋州知州萧弘鲁的器重 , 两人相善 , 成莫逆之交 。
萧弘鲁是庐陵人 , 明嘉靖初年任儋州知州 , 在任七年 , “迁儒学 , 创官铺 , 修社学 , 招生黎 , 立都图 , 有惠政” , 以廉能著声 , 儋州民谣“七载廉能让老萧” , 说的便是萧弘鲁 。萧弘鲁还是第一位有儋州八景诗载于尚存方志的诗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