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达芬奇”有多条机械臂 , 医生可以遥控它完成双手难以完成的操作 。
文章图片
达芬奇机器人是一种高级腹腔镜系统 。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采访人员轩慧通讯员深三院摄影报道)11月13日 , 全国首台达芬奇机器人为艾滋病患者做的肾移植手术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顺利完成 , 32岁的艾滋病患者陈先生(化名)在经历了11年肾病、2年透析生活之后成功换肾 , 获得新生 。
现年32岁的陈先生是安徽人 , 11年前被确诊患有IgA肾病 。 这种肾病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 目前病因不明 ,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 , 可伴有不同程度蛋白尿 , 部分患者会出现严重高血压或者肾功能不全 。
2016年 , 陈先生又被查出患有艾滋病 , 需要长期规律服药 。 3年后 , 陈先生肾病病情加重 , 不得不开始每周3次的透析 , 工作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
今年9月 , 陈先生通过媒体报道了解到深圳市三院肾移植科可以进行艾滋病患者的肾移植手术 , 便前往咨询 。 10月底 , 陈先生入院 , 当时打算为他捐献肾脏的是他55岁的父亲老陈 。 可配型成功并办理完相关手续后 , 老陈在详细体检中被查出患有糖尿病 , 这是肾移植的禁忌症 。 尽管老陈一再坚持要为儿子捐肾 , 但考虑到他的健康情况 , 肾移植科主任袁小鹏婉拒了老陈的要求 。 好在11月 , 陈先生等到了配型非常合适的肾源 。
【“达芬奇”为艾滋病患者成功换肾】据悉 , 过去 , 艾滋病患者曾是肾移植手术的“禁区” , 深圳市三院今年8月完成了省内首台艾滋病患者肾移植手术 。
据袁小鹏介绍:“过去医学界普遍认为 , 肾移植术后的抗排斥药物会使患者的HIV感染无法控制 , 因此也不会去做艾滋病患者的肾移植手术 。 但随着HIV药物治疗的进步 , 慢慢地人们发现 , 即使应用抗排斥药物 , HIV感染仍然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 ”
而说起陈先生这台手术 , 不能不提的是请来的这位“大咖”——达芬奇机器人 。 这种高级腹腔镜系统有多条机械臂 , 医生可以遥控它完成双手难以完成的操作 。 而且 , 合并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手术使用达芬奇机器人能有效减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 。
据悉 , 陈先生这台手术是全国首台艾滋病患者的达芬奇机器人肾移植手术 。
陈先生的手术完成后 , 肾移植团队将与感染科、药剂科密切合作进行术后抗排斥药物的使用和药物浓度的监测 。 目前 , 陈先生将继续在肾移植科住院治疗 , 预计2周左右出院 。
达芬奇机器人
达芬奇机器人是高级腹腔镜系统 , 能实现裸眼3D效果 , 还可以将画面放大8倍 , 在使手术更加精细的同时也不会影响医生的手术视野 。
灵活的操作角度使达芬奇机器人可以深入各种传统手术难以操作的地方 , 如骨盆下半部分、前列腺等 。 因为有多条机械臂 , 医生可以遥控它完成双手难以完成的操作 。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 合并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手术使用达芬奇机器人能有效减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 。 另外 , 达芬奇机器人创伤小、恢复快 , 对患者而言更加安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