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碗闭眼做都好吃!简单一煮就搞定,连吃三碗才过瘾

文章插图
发现根茎类食物,就没有不受欢迎的!
瞅瞅最近是红薯、莲藕、山药、马铃薯都吃了个遍。
倒是许久没在饭桌上正经吃芋头了,这次就搞一道特别一点的!

文章插图
芋仔粄是一道传统的客家小吃,叫法各地有些出入,有称为粄的,也有叫芋仔粄的。
外形上,粄更偏向于今天做的“元宝”形状,而板则像是一个不规则的棋子;
但用料都一样,小芋头跟薯粉。

文章插图
做这类食物,一般都选用小芋头,黏性更强,做出来的粄会更糯更滑;
芋仔粄还有个别称,叫溜溜子,等下煮完,就能晓得,取得怪形象的。
- 食材准备 -

文章插图
芋仔粄:芋艿5~6个(煮熟去皮后的重量约300g) 木薯粉100g
汤:猪肉末100g 笋片60g 鲜香菇60g 鸡蛋1个 盐3g 生抽8g 蚝油8g 白胡椒粉1g 芹菜段10g
一起来看看详细的制作步骤吧
1.香菇洗净后切片,笋切片备用

文章插图
2.芋艿用清水洗净后,冷水下锅煮熟(约煮了25分钟),趁热取出去皮压成泥,加入木薯粉下手揉成光滑的面团(小心烫手哦)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取一小撮面团,搓长对折捏一下做成生胚子备用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热锅倒油,加入猪肉末炒香,再加入香菇片、笋片翻炒出水分;加入盐、生抽、蚝油、白胡椒粉调味;倒入500g热水煮沸后,一边倒入鸡蛋液一边搅拌均匀,撒上少许芹菜即可关火盛出碗中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另烧一锅热水,加少许盐调味,下芋仔生胚煮到全部浮起再煮1分钟,捞出到盛有汤的碗中拌匀即可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先前说芋仔粄的别称为“溜溜子”,看到煮熟后的模样,很多人应该不会再发出疑问了叭~

文章插图
瞅这通体滑溜,无骨但有形的样子,摊在碗里却不会软趴趴的;
【这一碗闭眼做都好吃!简单一煮就搞定,连吃三碗才过瘾】软而不趴,是不是溜溜,但又衬得上一个子字。

文章插图
这种视觉“感受”可以延续到口感上,只不过吃进嘴里的芋仔粄,滑溜转为软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