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丝没工具拧不开?教你一个窍门,不用扳手不用工具,一拧就开

文章插图
2014年,有一款名为《纪念碑谷》的益智类游戏横空出世,这款游戏的最大特点就是依靠视力错觉来走出迷阵。在虚拟的网络游戏中,制造视力错觉场景十分容易,那么这种情况真实存在吗?就在上个世纪,英国一个名为彭罗斯阶梯的几何学理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根据这个理论,彭罗斯阶梯就是一条永远走不到尽头的阶梯,人在台阶上走,却一直在同一水平面上转圈,事实果真如此吗?1958年,英国数学家罗杰·彭罗斯和遗传学家列昂尼德·彭罗斯提出了彭罗斯阶梯理论。值得一提的是,罗杰与列昂尼德是父子关系,所以这个理论直接以他们的姓氏命名。罗杰·彭罗斯在剑桥读书时,就对数学很感兴趣。他每天不是在钻研数学,就是在前往图书馆的路上,只要一切与数学有关的东西,罗杰·彭罗斯都会去研究。有一次,国际数学家大会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罗杰·彭罗斯欣然前往。

文章插图
国际数学家大会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数学家,在一位演讲者的讲述中,罗杰·彭罗斯看到了埃舍尔的一幅画作。在那幅画作中有很多的阶梯,罗杰·彭罗斯不禁看入了迷。为了更加近距离欣赏该画作,他还特意去参观埃舍尔的画展,想从中得到思路。在埃舍尔的画作中存在一些奇怪的画面,痴迷于数学的罗杰·彭罗斯为了寻找灵感,回国后的他开始按照埃舍尔画作中的结构画一些奇怪的几何图案。父亲列昂尼德·彭罗斯看到儿子如此痴迷,站一旁欣赏的他也被儿子画出的那些几何图形所吸引,于是父子俩就日夜匍匐在书桌旁仔细琢磨,涂涂画画。列昂尼德·彭罗斯与罗杰·彭罗斯把自己创造出来的图形发布在刊物上,并提笔鸣谢画家埃舍尔。画家埃舍尔看到自己的画可以成为别人的理论灵感,他十分开心。

文章插图
在看到彭罗斯父子创造的彭罗斯阶梯时,埃舍尔也获得了灵感,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最终画出了著名的版画《瀑布》。艺术家之间的灵感有时是共通的,有时也是相辅相成的。彭罗斯阶梯就像是一个很邪乎的存在,无论是往下走还是向上走,都走不到阶梯的尽头。在影视剧中,倒是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科幻片《盗梦空间》中就出现了类似的阶梯,主角在阶梯上反复奔跑。在三维空间中,彭罗斯阶梯是不可能存在的,只要放入更高阶的空间,它才会实现。在这个理论提出的时候,还没有人提出质疑,所以当时很多人也把彭罗斯阶梯叫做“不可能台阶”。彭罗斯阶梯是个由四个角相连的四条楼梯组成的,其中每条楼梯都是向下或向上的,所以理论上是真的可以无限延展。但只是理论上,这在现实世界是不存在的。尽管这个理论很出名,也摆脱不了它是悖论的事实,在这个阶梯中存在着一种视力错觉。

文章插图
经过一代又一代数学家的验证,真的彭罗斯阶梯是做不出来的,人们的眼睛受到图画的错位才会误认为这种阶梯真实存在。换句话说就是彭罗斯阶梯是将三维空间的东西搬到了二位平面,空间维度都不同,现实中自然也不会存在。人体的眼睛看到的图像都是处于二维平面的图像,若是某些图案的明亮层次和阴影都经过特殊处理,那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看到的东西都是立体的物品。比如现在网络上某些画家在平坦的道路上画出井盖,只需要处理好井盖的周边阴影,那么路人第一眼看上去的时候,就会误认为画出的井盖是真实存在的。无独有偶,同样是在数学领域,跟彭罗斯阶梯理论相似的还有克莱因瓶和莫比乌斯环。克莱因瓶是一个特殊的瓶子,在这个瓶子的底部有个洞,从瓶子的颈部扭曲地进入瓶子的内部,然后与底部那个洞相连,它的表面不会终结。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