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松鼠困于代工( 三 )

文章图片
图7/9
图源三只松鼠2020年年报
从两项数据对比来看 , 三只松鼠营收在增加 , 净利润却在减少 。 这意味着 , 成本在增加 , 而有很大一部分的收入都花在了销售费用上 。 在销售费用中 , 推广费及平台服务费始终是占大比重的一项 。
值得一提的是 , 在最新发布的三季报中 , 三只松鼠并未披露该项数据 , 仅表示三季度的整体销售费用为14.7亿元 。 若按上半年财报“推广费及平台服务费”所占“销售费用”65%的比例估算 , 三季度三只松鼠的“推广费及平台服务费”大约为9.6亿元 。
此外 , 三只松鼠今年三季报显示 , 第三季度营收18亿元 , 同比下降8.59% , 这已经是连续第三个季度营收下滑 。 对此 , 三只松鼠的解释是 , “报告期内、公司延续2020年基于‘互联网去中心化’环境变化 , 做出围绕规模与利润的调整 。 主品牌三只松鼠以利润产出作为战略调整期导向 , 持续缩减SKU以及聚焦坚果品类的战略使得短期内营收承压 。 ”
【三只松鼠困于代工】经历了十年的发展 , 三只松鼠曾经靠流量为生的轻资产模式似乎不管用了 。 三只松鼠创始人章燎原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 去年9月 , 他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表示 , “三只松鼠要忘记流量时代 , 并习惯放缓增长 。 ”
失去了流量的优势 , 品牌的产品力始终是群雄逐鹿的核心所在 。 但从创立之初就采用“代工+品牌”的轻资产模式的三只松鼠 , 面临的问题仍不小 。

文章图片
图8/9
三只松鼠经营模式 , 图源三只松鼠2021年半年报
代工模式所导致的品控问题 , 一直是悬在三只松鼠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
从供应链上看 , 三只松鼠主要采用坚果、果干类产品联合加工和零食类产品纯代工的模式 。
具体而言 , 果干、坚果原材料采购、加工环节由代工厂承担;公司负责质量检测、产品筛选及分装;以进口坚果为主的产品则由公司采购原材料 , 最终由代工厂加工;所有零食类产品 , 则完全由代工厂负责 。 据其半年报透露 , 三只松鼠联合上游34家供应商打造了工厂直发模式 。
可以看出 , 代工模式下虽然能省去建设工厂的高额投入 , 但供应链管理能力之弱 , 为三只松鼠长期发展埋下了隐患 。
值得一提的是 , 不仅是供应链投入少 , 从三只松鼠半年报看到 , 今年上半年其研发投入为2613万元 , 同比增长9.36% , 仅仅是同期7.21亿元营销费用的零头 。
更重要的是 , 如今新消费品牌红海一片 , 坚果细分领域竞争也十分激烈 。 随着行业进入反复拉锯的阵地战后 , “代工模式”一旦遭遇竞争对手竞购优质原材料 , 三只松鼠就会面临成本增加 , 甚至是“无米之炊”的境地 。
还需要注意的是 , 产品毛利率也是衡量品牌能力的关键 。 在整体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 , 不涨价就会使产品毛利率下降 。
但在代工模式下 , 原材料、人工等成本都会由代工厂商主导 , 三只松鼠对生产成本的把控能力便处于被动 。 而在销售端 , 没有自主生产能力的三只松鼠也不敢轻易涨价 , 便因此导致了三只松鼠毛利率较低于同行 。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 , 去年A股7家休闲零食企业的销售毛利率指标方面中 , 三只松鼠23.9%的毛利率远远落后于盐津铺子、来伊份等40%-50%区间的毛利率 , 以及恰恰食品、良品铺子30%-40%区间的毛利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