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松鼠困于代工( 四 )
从三只松鼠今年上半年报中可以看到 , 三只松鼠也在供应链的把控上做过一些努力 。
2014年 , 三只松鼠通过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认证 。 此外 , 联盟工厂建成后 , 从原料端到加工环节再到成品检测 , 将实现全方位的质量把控 。 坚果分装方面 , 三只松鼠在安徽无为建有全球规模坚果分装工厂 , 设备自动化率85% ,产能达400万包/天 。 物流运输方面 , 三只松鼠已在芜湖、天津、成都、广州、武汉等8大中心城市地通过自有或租赁方式拥有8个配送中心 。
但这并没有改变三只松鼠“困于代工”的问题 。 本质上 , 供应链才是零食类赛道的护城河 。 当平台流量越来越贵 , 越来越多的新产品冲击着消费者心智时 , 强调走“轻资产、重营销”之路的三只松鼠 , 这条路也变得更加难走 。
三只松鼠“管不好”代工厂 , 还被代工厂们抢生意
从产品出世起 , 三只松鼠就自称为“零食的搬运工” 。
简单来讲 , 三只松鼠的零食全都采用代工模式 , 不直接生产零食 。 将零食贴上三只松鼠的标签 , 换上包装盒 , 放到渠道上卖 , 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的便是三只松鼠零食 。
这也意味着 , 三只松鼠没有生产零食的能力 。 当代工厂商的能力参差不齐时 , 品控问题便成为棘手的问题 。
如今 , 更让三只松鼠难以接受的是 , 其既管控不好代工厂的产品质量 , 还在被代工厂们抢夺零食生意 。
连线Insight查阅小红书发现 , 关于“三只松鼠代工厂”的笔记有200多篇 , 在豆瓣的零食拉踩小组里 , 关于大牌零食代工厂的帖子也引来了几千人的讨论 。 具体而言 , 像三只松鼠、百草味等品牌的代工厂生产的零食 , 性价比很高 。
以三只松鼠的手撕面包为例 , 在三只松鼠官方旗舰店中 , 手撕面包的价格是23包/25.9元 , 每包1.12元 。 而据包装显示 , 手撕面包的代工厂为安徽乐锦记食品有限公司 。 连线Insight搜索发现 , 在同一平台 , 该代工厂旗舰店所卖的手撕面包为34包/29.8元 , 每包为0.87元 。

文章图片
图9/9
三只松鼠手撕面包 , 图源三只松鼠官方微博
显而易见的是 , 作为出自同一代工厂的产品 , 味道自然不会相差很多 。 这也意味着 , 一部分用户会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代工产品 , 这些代工厂们正蚕食着三只松鼠的零食市场 。
另一方面 , 必须要注意的是 , 代工模式是困扰三只松鼠品牌力的重要因素 。 纵观上文提到的食物发霉、包装破损、内含异物等食品安全问题 , 始终没有被完全解决 。
当代工厂们做起了“平替” , 三只松鼠更是难上加难 。
坏消息不止于此 。 就在三只松鼠线下门店“破千”的前一天 , 三只松鼠第二大股东及第四大股东宣布减持 。
从此次三季报看到 , 公司第二大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分别减持0.52% 。 上述两家公司均为IDG旗下基金 。 要知道IDG资本曾参与过三只松鼠的天使轮投资 , 且在随后的多轮融资中均能看到IDG资本的身影 。 彼时 , IDG资本对三只松鼠的看好程度可见一斑 。
此外 , 由“投资女王”徐新掌舵的今日资本旗下的第二大流通股东LT GROWTH , 同样作出减持动作 。 其从2020年三季度末至2021年三季度末约减持2%的股份 。
股东持续减持 , 只是三只松鼠发展不利的一个缩影 。 从资本市场上看 , 去年5月 , 三只松鼠股价最高达到91.09元/股 , 总市值接近360亿元 。 但从去年6月以来 , 三只松鼠股价持续下跌 。 今年3月份跌至最低34.01元/股 , 跌幅超过60%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