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春季容易得哪些传染病


【孩子春季容易得哪些传染病】孩子春季容易得哪些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
病原体:流感病毒 。(抗生素无效)

孩子春季容易得哪些传染病

文章插图
如果孩子持续高烧不退,39度以上,肌肉酸痛,就要谨防是流感 。
特点:孩子怕冷、突发高烧、头痛、乏力、肌肉酸痛 。
传播方式:主要是飞沫传播,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如果幼儿园出现病例,就要特别小心 。
处理:流感通常会持续高烧,建议就医处理 。在家里家长要积极辅助孩子退热 。
2、手足口病、疱疹性咽颊炎
病原体:多种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艾柯病毒、柯萨奇病毒 。(抗生素无效)
如果孩子突然高烧,手心、脚心甚至嘴巴里有小疹子,就要谨防手足口病;如果只是嘴里有疱疹,就要谨防疱疹性咽颊炎 。
特点:发热 +
手心、足心、口腔、臀部皮疹或疱疹,此时要考虑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颊炎,及时就医,及时隔离 。孩子可能会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病情较重的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疱疹液而感染 。
处理:及时就医处理 。在家里帮孩子辅助退热,但因为嘴里有疱疹,吞咽会疼,要有技巧的少量多次喂水 。
3、禽流感
病原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抗生素无效)
症状跟流感相似,会高热不退 。如果孩子近期有接触过禽类,那就要格外小心了 。
症状:早期症状与流感相似,主要有发热、流涕、咽痛、咳嗽等,体温可达39℃以上,伴有全身酸痛,有些孩子还会有恶心、腹痛、腹泻、结膜炎等症状 。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病毒随病禽分泌物、排泄物及尸体的血液,器官组织、饮水和环境以及衣物等传播,也可通过消化道和皮肤伤口传播 。
处理:要及时带孩子就医 。日常预防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这段时间让孩子少接触禽类;平时做饭,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 。
4、水痘
病原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
如果孩子发热当天或第2天出现皮疹,就要当心是水痘 。
症状:感染水痘病毒后,有2周潜伏期,可有头痛、全身不适、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后出现发热伴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 。
同一时期,丘疹、疱疹、结痂同时存在 。皮疹分布于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这可与手足口病区别 。
一般愈后良好,不留疤,一次得病,终身免疫 。但是要注意:如免疫缺陷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病情较重,可危及生命 。
传播途径:
1、飞沫传播经呼吸道传染 。
2、接触传染:接触被污染的尘土、衣服或其他物品也可被传染 。
处理:及时就医和隔离 。患病的孩子要隔离至疱疹全部干燥结痂,有接触史的易感儿童应观察3周 。
5、麻疹
病原体:麻疹病毒 。(抗生素无效)
如果孩子发热后第3-4天出现皮疹、黏膜疹,出疹时发热更高,那就很可能是麻疹了 。
症状:
1、初热期:持续2-4天,出现发热、眼结膜充血、畏光、流泪、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这时约90%的病儿口腔内能看见麻疹黏膜斑 。
2、出疹期:一般情况下发热第3-4天见疹,出疹的顺序是耳后、发际、面部、颈部,2-3天遍布全身,最后到四肢 。出疹后3-4天,随着体温的逐渐恢复,皮疹也依出疹顺序而消退,出现糠麸状的脱屑,并留下棕色的沉着 。麻为阳毒,易伤阴津,常见肺胃阴伤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