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上那个是订单号 淘宝购物订单号是什么( 三 )


所以在什么时候进行订单拆分 , 遵循两大原则:占用资源最小原则(特别要考虑高并发场景);
订单推送前需要完成拆单(推送至商家/仓库前都需要完成拆单)
2. 订单优惠计算与优惠分摊
早期的淘宝 , 商品就一个价格 , 即售卖价 , 对于商家、用户来说都足够简单 , 所见即所得 。但这种平衡很快被一个功能打破——购物车 。购物车的上线标志着淘宝进入营销时代 , 后来我们熟知的满减、满折、满赠、M元N件等促销玩法都要仰仗购物车 。那么订单优惠是怎么计算的呢?
1)递进式门槛计算
既然促销活动有了 , 有促销就会有优惠 , 这些优惠怎么算呢 , 让我们记住这个词【递进式门槛计算】 , 就是它 , 让很多用户抓狂 。
提问:购买两件商品A和B , A单品优惠价100元;B单品优惠价200元 , 参加店铺促销满300减50 , 店铺优惠券满280减40;同时还参加跨店铺满减 , 每满290减50 。问:在递进式门槛计算规则下 , 到手价是多少?
按照【递进式门槛计算】最终到手是:250 , 这就是一顿操作猛如虎 , 一看优惠两块五 。
递进式优惠计算核心规则即:根据上一层级优惠扣减后的金额来判断是否满足下一层级的优惠门槛 。所以在【递进式门槛计算】时期 , 经常出现用户看到某一商品参加了多种活动、领取了各种优惠券 , 最终结算时仅可以使用一种优惠而大骂商家、平台虚假营销的情况 。
2)平行式门槛计算
前文我们提到:购物体验是平台型电商的核心竞争力 , 在此背景下 , 淘宝、京东于18年、19年相继用【平行式门槛计算】替代【递进式门槛计算】 。
采用平行式门槛计算规则后 , 优惠计算清晰明了 , 以前要纠结各级优惠的触发门槛 , 现在凑单只需要盯着各类优惠里门槛最高那个就行 , 如图:
此规则的上线对于平台用户、商家来说无疑是利好的 , 用户能够一目了然感知优惠力度 , 商家也能清楚掌握让利程度 。
但这里面存在一个大坑 , 即平台在切换优惠计算规则时历史产生的促销活动、优惠券怎么办?不处理 , 商家就要大出血 , 如图 。
淘宝、京东面对此坑时也是毅然在上线前将平台所有满减、满折、满赠等促销活动及优惠券作废 。
3. 订单状态的定义
我们常见的订单状态 , 如下:待付款-待发货-已发货-已完成-已评价(已评价状态有时也不作为主状态存在)
已关闭、异常
作为电商行业从业者需要经常跟订单打交道 , 每个人都能随口说出订单状态包含哪些 , 甚至连会网购的大妈都能说出个123 。订单状态算是一套很成熟的体系 , 对于缺少电商行业经验的产品来说 , 在定义订单状态时直接照搬这一套 , 大概率都不会出错 。
但在这里我还是想聊一下对于订单状态的思考:
首先 , 说一下状态 , 这个词对于产品经理来说一定不陌生 , 日常工作中各种单据、逻辑判断都会用到 。什么是状态?我的理解:事物处于某个稳定的情态 , 在无外力的影响下会一直处于一个稳定态 , 这个稳定态就可以称为状态 。
那么反过来说 , 在外力的作用下状态是可以改变的 , 这里就衍生出来产品设计中的一个法则叫“一动一态”即两状态间有任何数量级的操作都可以抽象为一个动作 , 一动一态的好处主要体现在:降低用户认知成本;便于制定、处理各种状态值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