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蛤蚧也是一种中药材哦,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它的功效与作用吧 。
蛤蚧
蛤蚧具有补肺、滋肾、益精助阳、止渴通淋、定喘止咳的功能 。李时珍誉其“补肺止渴、功同人参”,“补肺润骨,益精助阳,治渴通淋 , 定喘止咳 , 肺痿咳血 , 气虚血竭者宜之” 。
根据临床观察,蛤蚧表皮下富含激素 , 的确能强壮心身,对神经衰弱、小便频繁、哮喘、小儿疳积等,确有良效 。南方民间常将鲜蛤蚧与猪肉或其他肉类一道煮吃,或以干蛤蚧浸制药酒,服后可滋阴补肺 。
民间有蛤蚧药效全在尾部,尾巴一断便会大大降低功效的说法 。据有关部门对蛤蚧的断尾进行鉴定,未发现蛤蚧的尾巴有什么特殊的物质,因此,尾巴一断便会失去药效的说法无科学依据 。
民间泡蛤蚧酒的方法很多,一种是生泡,即把蛤蚧破肚去内脏、眼珠、脑髓后,把血拭净,不用水洗便放到酒里去泡;一种是干浸,即将破肚去脏的蛤蚧用竹片把肢体撑开,文火拷干,然后泡酒,这样蛤蚧不会变质 。以蛤蚧为主料已生产的成药有蛤蚧精、蛤蚧酒、蛤蚧补肾丸、蛤蚧三七酒等 。
蛤蚧的功效和作用
由于其功效卓著 , 货源较缺,价格较高,因此时有不法之人采用壁虎等来假冒蛤蚧出售,使人上当受骗 。真品蛤蚧的特征是:呈扁片状,头颈部及躯干部长9~18厘米,头颈部约占1/3,腹背部宽6~11厘米,尾长6~12厘米 。头略呈扁三角状 , 两眼多凹陷成窟窿 。两颁缘密生细齿,无大牙 。吻部半圆形,吻鳞不切鼻孔,与鼻鳞相连,上鼻鳞左右各一片 , 中间被额鳞隔开,上唇鳞12对,下唇鳞(包括颏鳞)21片 。腹背部呈椭圆形,腹薄 。
【蛤蚧的功效与作用】背部呈灰黑色或银灰色 , 有黄白色或灰绿色斑点散在或密集成不显的斑纹 , 脊椎骨及两侧肋骨突起 。四足均具趾;趾间仅具蹼迹,足趾底有吸盘 。尾细而坚实,微现骨节,与背部颜色相同,有7个明显的银灰色环带 。全身密被圆形或多角形微有光泽的细鳞 。气腥 , 味微咸 。
伪品蛤蚧则系以邻科的多种动物冒充,如壁虎、疣螈、喜山鬣蜥、山溪鲵、无蹼壁虎、蜡皮蜥等,购买时要注意鉴别 。
- 兰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 猪皮怎么做好吃 好吃猪皮的做法技巧
- 工程管理的概念 工程管理是什么概念
- 血燕与白燕窝的区别 燕窝怎么吃最好
- 春天开的花有哪些 哪些花是在春天开花
- 紫菜的挑选和紫菜的营养分析
- 酒糟米发糕做法 酒糟大米发糕的家庭的做法
- 刺儿菜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 降血脂的食物有哪些 降血脂的茶有哪些
- 蟹爪兰怎么养 蟹爪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