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孙明春
建筑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 。 数据显示 , 建筑物照明、采暖制冷设备和其他装置消耗了全球约40%的能源 , 这些能耗所产生碳排放相当于全球碳排放量的21% 。 因此 , 发展绿色建筑、加强低碳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创新、推广和应用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路径 , 对中国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尤为重要 。
绿色建筑通常是指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 包含节能低碳、减少污染、环境保护、高效使用空间等要素 。 绿色建筑技术的核心在于建筑节能和使用绿色电力 , 具体技术包括节能照明、遮阳、自然通风、隔热措施、高效的能源管理体系、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等 。 企业可通过使用相关技术和设备 , 来减少运营层面的碳排放 。 相关实践主要包括两方面:对既有建筑进行绿色改造 , 以及将新造建筑设计为绿色建筑 。
以照明系统为例 , 香港每年的电力消耗大约有15%来源于照明 , 仅次于耗电量最高的空调系统 。 因此 , 通过对照明系统的节能改造 , 可减少用电消耗所产生的碳排放 。 使用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技术也是可以采纳的减排措施 。 例如 , 在办公建筑中采用可以发电的绿色建材 , 如带有太阳能电池板的外墙材料(如光伏幕墙)、屋顶材料 , 以清洁能源替代外购的高碳煤电等 。
目前 , 我国的低碳/零碳建筑技术已相当成熟 。 长期来看 , 进行建筑改造总体成本并不高 , 绿色建筑应该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 欧盟已提出在2030年前实现所有建筑近零能耗的目标 。 在我国 , 绿色建筑项目近年也增长迅速 , 相信在“30·60”双碳目标背景下 , 未来绿色建筑将发展成为主流 。 自2022年4月起 , 计算建筑碳排放在我国将成为强制性要求 。 因此 , 建议企业加大在绿色建筑领域的投入力度 , 对既有建筑进行低碳改造 , 或者联合科研机构、建筑行业建设低碳/零碳建筑的示范项目 。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国际领先金融机构的实践 。 截至2020年末 , 高盛自有建筑中约71%的建筑都得到了美国绿色建筑标准LEED或同等级标准的认证 。 今年8月 , 渣打香港与国际金融公司推出的EDGE绿色建筑认证全球服务商达成合作 , 以协助其绿色融资客户获得绿色建筑认证咨询服务 , 同时为其在香港本地的两座办公建筑申请EDGE认证 。 平安集团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也在2020年获得了LEED铂金级认证和中国绿色建筑三星级认证 。
对企业而言 ,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不但有助于实现减排 , 还能增强企业对环境和气候变化的适应性 , 更好地应对能源价格变化和自然灾害 , 提升建筑本身的经济价值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的调研表明 , 绿色建筑较普通建筑的运营成本可降低8%~9% , 建筑本身的价值可以增加7.5% 。 此外 , 使用绿色建筑并取得专业认证(如美国标准LEED、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CGBL) , 还有助于企业提高自身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品牌形象 。
【绿色建筑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孙明春系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 , 夏韵系海通国际ESG专业分析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