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重返荣光 , 只能靠元宇宙?
元宇宙正在硅谷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
10月28日 , 月活破30亿的Facebook在长达数月的预热下 , 正式官宣将公司名称改名为Meta , 原有的主营业务Facebook地位降级 , 和Instagram、WhatsAPP、Oculus等同属Meta旗下的子公司 。 紧接着 , 一年一度的 Ignite 大会上 , 微软宣布计划将旗下Microsoft Teams变成“元宇宙” , 把MR平台Mesh融入Teams中 。
而在同一天 , 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发声 , 称人工智能(Meta用来运行其平台的大部分算法)是一个“巨大的伪神” , 可能会创造不健康的寄生社会关系 。

文章图片
图3/4
元宇宙在硅谷引发的争议 , 其实可以说是互联网巨头对下一场变革的“豪赌” , 也透露出新旧创始人之间暗戳戳较劲的真相 。 仔细看最新全球市值排名前十的公司 , 有3家超过2万亿美元(微软、苹果、阿美) , 除了微软超过苹果之外 , 另一个变化在于特斯拉的市值超过了Meta(Facebook) 。
马斯克俨然成了硅谷的一个超新星 , 而且在新能源汽车逐渐聚焦了科技圈的主流目光后 , 底气十足的他 , 怼完比尔·盖茨怼贝索斯 。 野蛮生长的特斯拉 , 多少映衬出了谷歌、Facebook、微软等上一代硅谷创始人及其公司的颓丧 。
尤其是微软 , 尽管市值蹿到了全球第一 , 可大众对其的印象长期停留于被移动互联网时代甩下的垄断巨头 , 它比Facebook、谷歌等公司更迫切希望赶上下一代计算机终端平台的变革 。
但这个机遇会是元宇宙吗?

文章图片
图4/4
表面看 , 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游戏主机、AR头盔以及稳健的云计算业务增长 , 微软目前所拥有的优势资源 , 似乎都和元宇宙概念的核心要素不谋而合 。 尤其游戏业务 , 作为元宇宙概念下最有想象力的领域 , 微软Xbox与HoloLens的结合 , 即使创造不出一个平行世界 , 趋近逼真的视觉体验 , 也将给游戏行业带来一次全新的升级 。
但是 , 这一切都受到技术水平的制约 。 2015年第一代 HoloLens 诞生 , 微软在发布会上将像素沙盒游戏《我的世界》从屏幕上“搬”到了现实 , 当时酷炫的效果令很多人印象深刻 。 可6年过去了 , 你会发现 HoloLens 并没有给微软的游戏带来实质性的体验提升 。
2019年 , 微软在手机平台上推出了《我的世界·地球》 , 进一步强化了原版的AR/VR体验 , 不过该游戏已于今年6月底停止运营 。
想要利用VR/AR技术把游戏彻底转变为完整的3D世界 , 这个目标还太遥远 。 而且单看设备销量 , 2021年第二季度 , VR硬件市场 , Facebook保持领先地位 , 出货量约为160万台 , AR硬件市场 , 微软出货量接近2万台 。 相较于VR , AR企业端应用急剧增长 , 但消费端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
元宇宙是不是泡沫 , 尚未可知 , 可摆在所有幻想面前的是技术滞后的现实 , 这点微软也改变不了 。
软硬结合 , 终是微软“旧梦”难醒
2010年 , 苹果市值首次超过微软 , 《纽约时报》发表评论称:“这是新时代的开始 , 也是旧时代的结束 。 ”所谓的时代转折点 , 指的不仅仅是PC时代走向智能手机时代 , 也包括互联网巨头的新旧交替 , 苹果拿着软硬件结合的商业新模式 , 把慢一拍的微软赶下神坛 , 开启了此后十数年的互联网“统治”时期 。
苹果在业内稳固的地位也缘于此 , 无论各大手机厂商在硬件设备上做得多出色 , 都无法动摇和超越苹果封闭的生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