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其实,历史的发展总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句话说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汉代董仲舒提出“罢出百家,独尊儒术”,隋唐以来又诞生了科举考试,学而优则仕,读书好了就可以做官,使读书人的地位得到了很大提高,耕读传家也成为中国人的一种家教 。但是,到了大元帝国时,事情就发生了逆转 。
元代帝国是蒙古人统治中国,蒙古统治者认为,金、宋的灭亡,都是因为儒教,儒学酸腐没有任何作用,对国家统治和害无利 。所以,元朝初期直接废除了科举考试,一直到元仁宗时在一些儒臣的推动下才恢复了科举考试,但是,由于民族歧视,元朝把人们分为三六九等,地位森严,儒家被当成僧道一样的宗教,在正常社会中受到歧视 。元朝把社会分成九个等级,这就是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娼九儒十丐 。儒生,在元朝的社会地位低于娼妓,仅比乞丐略高一点 。这也是后来知识分子被称为臭老九的起源 。
【民间有言,家有三斗糠,不当孩子王。你如何理解?】

文章插图
好在,大明朝对科举考试非常重视,成为选拔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使儒生的社会地位迅速提高 。但是,当时的读书就是为了参加科举考试,踏入仕途 。只有进入仕途才会地位显赫 。而进入仕途就必须科考成功,中个举人才有资格放官,秀才只有成为贡生才有可能被选拔 。而屡试不中的秀才们,虽然有可能一肚子学问,但是所学都是四书五经,没有谋生的手段,所以就百无一用是书生,因此只好去当私塾先生 。
也就是说,私塾先生虽然也算做儒生,但是都是屡试不第的,被人所瞧不起 。再说,私塾先生们摇头晃脑地背书,孩子们往往受不了,私塾先生难免受孩子们作弄,成为受气桶 。虽然也可以体罚学生,打下戒尺什么的,但是打了谁家的孩子谁家心疼,打了学生再教不出成绩来,那自然不受主雇待见 。所以,即使明清时期科举盛行,私塾先生的地位也并不高,常常受气 。到了年底,主人家便会根据教学成绩好坏,决定来年是否聘用 。所以,私塾先生的生活非常不稳定,每年都面临着解聘的可能 。

文章插图
当然,虽然私塾先生地位不高,但毕竟也是体面人,还没有沦落到俗语说的那种地步 。而俗语所说“家有三斗糠,不当孩子王”,其实并不是在元朝时才出现,而是大宋时秦桧未发际时做私塾先生时说的一句话 。秦桧出生于官宦家庭,沦落到孩子王自然心有不甘,对于普通的农家,能当个私塾先生,其实还是受尊敬的 。
所以,大家对这句农村俗语,要根据当时的环境来进行分析 。毕竟在中国,大部分时间是尊师重教的,老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还是非常高的 。
- 论风水喝形 风水山谷城市论
- 打架拘留最长时间是多长时间
- 地藏菩萨为什么不能拜民间为何误称地藏王菩萨不能拜,地藏菩萨不能拜吗
- 风水十字天心法 天星风水心法
- 儿童营养套餐 儿童营养美食大全
- 阳宅未山丑向详解 未山丑向风水详解
- 搬进二手房风水应该注意哪些 买的是二手房,搬家有什么风水讲究
- 广西真实民间风水故事
- 每天无所事事,但心里又很焦虑,不知做什么事,大家有好办法吗?
- 本人现在有二十万余钱,疫情期间也不敢乱投资,大家有什么建议?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