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养殖技术 淡水 石斑鱼养殖技术】一、育苗选择
1、在选择石斑鱼的育苗时,一定要注意鱼的质量 。应该选择鱼体强壮,活力强,无病,无鳞片损伤,肤色光泽良好的进行养殖 。
2、石斑鱼养殖的方式主要有网箱养殖、池塘养殖两种,网箱养殖较为普遍 。网箱养殖石斑鱼是集约化养殖方式,放养密度高,管理方便,生产效益高,发展迅速 。

文章插图
二、养殖条件
1、养殖海区环境应具备以下条件:避风条件好,波浪不大,不受台风袭击;沙质底、砂砾底、礁石质底较好,低潮时水深应在4米以上;潮流顺畅,流速适中,网箱内流速最好保持在0.20米/秒~0.75米/秒;冬季最低水温在15℃以上,22℃~28℃的水温天数在200天以上;水质清新,石斑鱼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广,在11‰~41‰之间都能生存,最适在适宜盐度25~32‰,pH=7~9,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不受工农业废水、城镇污水的污染,暴雨季节无大量淡水流入,盐度不低于16,透明度在1.5米以上;交通条件好,活鱼运输、饲料供应方便 。
2、目前石斑鱼育苗尚未达到生产性要求,因此养殖的鱼都还是以自然海区捕获的幼鱼为鱼苗养成 。养殖的石斑鱼幼鱼以手钓钓获的为好 。选择时,必须注意鱼的质量 。应选择鱼体壮,活力强,无病、无鳞片损伤,肤色光泽好的进行养殖 。
三、放养规格及密度
1、放养密度与养殖海区的流速有着很大的关系,流速通畅的海区可大些,反之要少些 。一般一只3×3×3(米)的网箱,放养鱼种规格在50克/尾以下的每箱可投放2500尾左右,规格在150克/尾以下的每箱1000尾左右 。也就是说,一只3×3×3(米)的网箱养殖产量200公斤左右是较合适的 。
2、海水网箱养殖石斑鱼的放养密度在水温25℃的条件下,以60尾/立方米~70尾/立方米为好 。生产实践中,在3米×3米×3米的网箱内饲养成鱼500尾左右 。结果表明,放养密度为15尾/立方米和30尾/立方米时石斑鱼的生长较快,当放养密度提高到60尾/立方米时生长速度与前者相近,没有明显的差异 。然而,当放养密度增大到120尾/立方米,尾增重量减小,饲料系数大大增加,存活率明显下降 。证明60尾/立方米的成鱼放养密度是比较适宜的 。浙江象山港海区网箱养殖赤点石斑鱼,尾重100克~150克的放养密度以90尾/平方米~70尾平方米为宜 。
四、饲料与投饵技术
1、石斑鱼是肉食性鱼类,喂食的主要饲料是新鲜度高的小杂鱼 。一般根据石斑鱼的大小,用切鱼机将小杂鱼切成合适的大小进行饲养 。饲料鱼的种类不同,喂食系数变动为5~12 。青圆鱼参饲料喂食系数低,眼鱼喂食系数高 。随着石斑鱼网箱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饲料鱼的供应越来越紧张,需要人工配合饲料饲养石斑鱼 。
2、实践表明,石斑鱼对饲料的硬度、颜色和味道等适应性要求很高,喜欢吃软颗粒、浅色明亮的饲料,颗粒过硬会有吐食现象,其对软颗粒饲料的适应性明显优于硬颗粒饲料 。从饲养小杂鱼到饲养人工配合饲料有很长的适应过程,饲养配合饲料前必须进行摄食驯化 。赤点石斑鱼人工饲料中粗蛋白的适当含量为40%~50%;青石斑鱼饲料中蛋白质的适当含量为51%~55%,脂肪的适当含量为9.87%左右 。在饲料中适当提高脂肪含量,可以使更多的蛋白质用于鱼体的生长,不消耗能量物质,节约蛋白质,提高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 。
3、以鱼粉为主要蛋白原配制成的湿性团状饲料喂养鲑石斑鱼小鱼和鱼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0%~50%和54%时生长最好 。以鱼粉及酪蛋白为蛋白原制成干性配合饲料喂养鲑石斑鱼,蛋白质的最佳含量为50% 。石斑鱼肌氨基酸组成的种间变异不大,10种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模式为赖氨酸:亮氨酸:精氨酸:缬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组氨酸:色氨酸=9.8:9.1:7.7:5.2:5.0:4.9:4.8:3.1:2.6:1.0 。此氨基酸组成模式可为石斑鱼配合饲料配置提供参考 。赤点石斑鱼和青石斑鱼对丙氨酸刺激的电生理阈值分别为10摩尔/升~9.9摩尔/升和10摩尔/升~9.6摩尔/升,明显低于其他鱼类 。
- 黄粉虫养殖技术 人工养殖技术 黄粉虫有什么养殖技术
- 獭兔养殖技术及注意事项
- 淡水龙虾养殖方法 淡水龙虾的养殖要点
- 翘嘴鱼的养殖技术方案 翘嘴鱼的养殖技术
- 甲鱼养殖技术 家养 甲鱼养殖技术
- 鳡鱼是淡水鱼还是海水鱼
- 蟑螂养殖技术资料 蟑螂养殖技术
- 海参养殖技术要点 海参高温养殖技术
- 石斑鱼是不是东星斑 东星斑是什么鱼
- 肉鹅养殖技术要点 肉鹅养殖技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