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临床诊断病例


什么是临床诊断病例
专家童朝晖:增加临床病例的诊断 , 有益于临床医生对疾病多一个判断 。实际上 , 有一大部分疑似病例按照临床诊断的标准 , 已有流行病学史;二是发热、呼吸道咳嗽、憋气的症状 , 这是临床症状;三是临床有体征;第四个是CT影像 。在临床工作中 , 要通过这几个方面综合诊断 。
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有什么区别

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临床诊断病例

文章插图
根据第五版诊疗方案 , 湖北省内和省外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的定义有所不同 , 且多出了“临床诊断”这一分类 。
就湖北省外来说 , 疑似病例为:有明确流行病学史;有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具有上述肺炎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 , 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的 , 系疑似病例 。
确诊病例为:需有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行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或病毒基因测序 , 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
针对湖北省内 , 疑似病例:有明确流行病学史;符合“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和“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 , 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的临床表现 。
确诊病例:需有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行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或病毒基因测序 , 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
临床诊断病例:上述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 。
此前 , 国家卫健委于1月28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中明确 , 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需有“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行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 。
简单来说 , 就是若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 , 则可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 。
但临床经验显示 , 一直作为新冠肺炎确诊“金标准”的病毒核酸检测在实践中出现了假阴性的情况 。也就是说 , 有一部分病人没有检测出来 , 出现了漏诊 。这样可能造成一些传染源没有真正地被识别出来 , 造成疫情扩散的风险 。
临床诊断病例去哪里怎么治
采访人员从武汉市卫健委获悉 ,  临床诊断病例治疗方案等同于确诊患者的治疗方案。
据悉 , 按照第五版诊疗方案 ,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发现疑似病和临床诊断病例后 , 应该立即进行隔离治疗 , 疑似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要单间隔离 , 对疑似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要尽快采集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 。
【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临床诊断病例】按照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要求 , 疑似患者集中隔离 , 无法明确排除新冠肺炎的发热患者、疑似患者等在集中隔离点集中隔离、治疗观察 。而定点医院目前抢救重症、危重症患者和疑似危重症患者 , 
根据这一要求 , 临床诊断病例应该先去集中隔离点 , 达到重症或危重症就应去定点医院 。进一步病原学检查 , 即核酸检测后 , 如果确诊为轻症 , 应去方舱医院 。
以上就是什么是临床诊断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去哪里怎么治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小编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