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上可以刻字的经典语录 筷子上刻字大全( 二 )


筷子的文化内涵数千年来筷子的形制在不断变换,先秦以前筷子大多是铜制或者竹制、木制,形状多为首粗足细圆柱形,唐宋两代的筷子在形制上出现了六棱和八棱型,长度逐渐稳定在23-27厘米,更适应人们手的大小,上面还有竹节纹饰、刻字、刻工匠姓名等 。
而随着筷箸文化的演进,筷子已经不仅仅是作为进餐工具所存在,而是被赋予了更重要的文化内涵,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载“女家以淡水二瓶,活鱼三五个,箸一双,悉送在元酒瓶内,谓之‘回鱼箸’ 。”

筷子上可以刻字的经典语录 筷子上刻字大全

文章插图

宋代民间嫁女时,女方要在收到聘礼之后给夫家回礼,其中必须得有活鱼和一双筷子,可见筷子当时已被用为嫁女的“礼器”,娶其“筷子筷子,快生贵子”的美好寓意 。
【筷子上可以刻字的经典语录 筷子上刻字大全】即便是在今日,比较正式的宴席或聚会上一般都放八双或十双筷子,八双寓意大吉大发,十双寓意十全十美、团团圆圆,筷子在人们心目中,不仅是一种餐具,更代表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希望 。
《太平御览》有曰“人三指用箸者,自如;四指用箸,贵;五指用箸,大富贵也 。”古代的人常常将拿筷子的方式同命理联系到了一起,预示一个人一生的运势 。
筷子上可以刻字的经典语录 筷子上刻字大全

文章插图

现在也有很多地方流传着类似的说法,譬如说女子拿筷子靠下,未来会嫁得比较近,如果靠上的话,就会远嫁他乡,尽管这些都毫无依据,但也说明了筷子中包含着人们试图掌控未知命运的想法 。
此外,简单的筷子中还包含着幽深的哲理,在使用两根筷子一动一静,构成一阴一阳的动态和谐,体现了传统文化中阴阳平衡之道;民间谚语“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捆筷子抱成团”,比喻表达了“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
而且筷子还有耿直不阿、宁折不屈的意味,唐玄宗为了表彰宰相宋碌正直的行事作风赏赐过他金筷子,永福公主不同意唐宣宗将她许配给于琮,于是以折筷以明志,流传下了折箸断婚的典故 。
筷子上可以刻字的经典语录 筷子上刻字大全

文章插图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使用筷子有很多礼仪讲究,比如递送筷子时要成双成对,不能是单数,吃饭前筷子整齐摆放在自己的右侧,用餐结束后,筷子要竖向平放在碗上等等
同时,筷子文化里也有很多忌讳,比如使用筷子时切忌一长一短、以筷指人、击盘敲碗、游筷寻食、筷插于碗等,这些做法既显得缺乏礼貌与修养,同时有些行为暗含诅咒之意,容易引起争端 。
筷子虽小,但是里面凝结着数千年的信仰,包含了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展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通达与智慧 。
筷子上可以刻字的经典语录 筷子上刻字大全

文章插图

东亚筷子文化圈有人说:“哪儿有汉语,哪儿就有筷子”,事实上筷子的适用范围比汉语还有广阔,作为古代东亚文化的核心,中国的筷箸文化对周边国家影响甚大,在东亚地区已形成“筷子文化圈” 。
由于国土相连,商末周初,筷子就从中国传到了朝鲜半岛,由于饮食文化的差异,韩国以烤肉为主,而食材红色居多,竹筷用久了会染上红色,所以筷子传到朝鲜半岛后人们逐渐抛弃了用竹、木的方法,开始选用金、银和铁等金属材料 。
用金银材料制作的筷子只有在上层社会才能被使用,而普通老百姓用的筷子只能是铁材料制作而成 。发展到今天则基本用不锈钢制作而成 。韩国的筷子比中国的筷子要短,筷身较为纤细、扁平,既可以夹起豆子又可以在小碟子里面撕开泡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