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理论研究 风水基本理论( 二 )


这种对"气"的高度关注实在是中国古老哲学命题"天人合一"精神的实际体现和应用 。
2.理论流派及其要点
风水学作为一种学问体系 ,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 , 便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早在仰韶文化时期 , 聚落的选址便有了"重形势"和"重理气"的雏形;"枕山面水"实为"重形势"的表现 , "面南而居"实为"重方位理气"的前兆 。只是当时的人们是在不自觉中作了合乎逻辑的选择 。
到了秦汉时代 , 风水学已有了一定雏形 , 相地方法开始有了形式上的差别 。《汉书 艺文志》中所录的两部相地书--《堪舆金匮》和《宫宅地形》 , 分别是"气论"和"形论"的早期著述 。前者归五行类 , 后世的五行相宅、五音相宅均与此有关;后者归为形法类 , 后世所强调相峦头形势便与此一脉相承 。
唐宋以来 , 风水学的流派可分为两派 。一是形法派 。形法派讲形势、形法、峦头 。一是理气派 。理气派讲理气、方位、卦义、宗庙 。两派不能决然分开 , 形法派也讲方位 , 理气派也讲形势 , 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

风水理论研究 风水基本理论

文章插图
【风水理论研究 风水基本理论】3.明堂
《大戴礼 明堂篇》记载明堂是为明了诸侯尊卑而设 , 凡九室 , 一室而有四户、八牖 。以茅盖屋 , 上圆下方 。据说 , 明堂是天子理政、百官朝见的场所 。风水学把明堂作为穴前之地 。明堂有内外之别 , 凡山势缓和 , 平平结穴 , 龙虎山环抱、案山当前 , 就称内明堂;内明堂之外为外明堂 。明堂的中间是平地 , 四周有山 , 这些山是左青龙、右白虎 , 又有捍门、华表、辅弼等山 , 明堂内有弯曲之水 , 水的出口为水口 。明堂内还有田园、树木 。
明堂实际是人们的居住空间 , 大到都市 , 小到村落 , 其四周都有互相联系的自然环境 。选择适合于人们居住的外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 我们应当利用明堂理论为城市和村镇的建设服务 。
4.阳宅
生者为阳 , 死者为阴 , 故生者所居为阳宅 , 风水学认为 , 阳宅需要有生气 , 家庭才有旺象 。因此 , 需要纳气 。一方面吸收地下生气 , 另一方面从宅门纳气 , 于是 , 就得选好地址和房门朝向 。按照五行观点 , 气有生克 , 方向也有生克 , 只要避免克方 , 阳宅就可得到吉祥 。
阳宅的基本原则是背山面水 , 即以山为屏蔽 , 阳宅立于山脚偏上处 , 宅前有水流 , 有宽平的场地 , 视线开阔 。最好是有茂密的林木、便利的道路、宅前为南、宅后为北 。宅东西有如双手环抱向胸口的山 。那么 , 这就是最佳的选址 。
宅与宅之间要整齐 , 大小、高低、进退适中 。宅内布局要方正 , 大门与内门要稍稍错开 。宅舍应与人口成正比 。厕所、灶房应置于下风处 。天井和围墙都要有一定规格 。水井和池塘的位置要选好 , 使人用水方便 , 又不至于淹溺 。

风水理论研究 风水基本理论

文章插图
由此可见 , 阳宅问题大有文章可做 , 完全是一门综合性科学 。我国古代没有阳宅建筑学 , 而风水学中的阳宅理论和实践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 , 值得认真总结 , 并加以发扬光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