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理论研究 风水基本理论


风水学 , 有许多生动的理论概念 。

风水理论研究 风水基本理论

文章插图
1.理论总则--气论
也称乘气、聚气、顺气、界气......
风水学的产生是以古代哲学中的"生气论"和大地有机说为基础的 , 生气论是风水学的核心 。"天地间只有一个气"、"万物皆成于气"的观念对其有深刻的影响 , 认为大地像人体一样 , 是一个充满生气的有机体 , 各部分之间是互相联系、相互协调的 。正像人体有经络穴位一样 , 大地也有经络穴位 , 有经络穴位的地方是生气连贯和生气出露的地方 。在生气出露的地方 , 应保持生气旺盛 , 不得让地中生气散佚 。
气:明代蒋平价在《水龙经》论"气机妙运"时说:"从始唯一气 , 莫先于水 。水中积浊 , 遂成山川 。""气者 , 水之体于父母 , 本骸得气 , 遗体受荫 , 盖生者 , 气之聚凝 , 结者成骨 , 死而独留 , 故葬者 , 反气内骨 , 惟荫所生之道也 。"气乘风则散 , 界水则止 , 古人聚之使不散 , 行之使有止 。"由此可见 , 风水学所论之气 , 有相互的唯物论色彩 。气是构成世界本原的元素 , 它变化无穷 。变成山 , 变成水 , 在天空周流 , 在地下运行 , 滋生万物 。
风水学把气分为生气、死气、阴气、阳气、土气、地气、乘气、聚气、纳气、气脉、气母等 , 认为不论是生者还是死者 , 只要得气 , 才能有吉兆 。因此 , 传统家居环境文化的宗旨就是理气 , 即寻找生气 。可以认为有生气之地应该是:避风向阳 , 流水潺潺 , 草木欣欣 , 莺歌燕舞 , 鸟语花香之地 。
气 。这个气不同于空气之气 。近年来 , 射电天文学家研究结果提示 , 它属于宇宙间的微波辐射 , 也包括星体的电磁辐射 。
气流 。空气、氧气、气流 。空气流动而成风 。"气遇风则散" , 这里的风指强风、烈风、大风、冷风 , 中医称邪风 。所谓"风为送气之媒" , 此处所指则为微风、和风、暖风 。因而风水学强调要避开强风 , 求得微风 。
光 。主要是太阳的光 。其实光的本质是电磁波 , 而光是肉眼可见的那一小部分电磁波(俗称七色光) 。由于光具有波和粒子的两重性 , 所谓"波粒二相性" , 所以光也是一颗颗粒子 。
水 。风水学中强调:"山环水抱必有气" , 何以水抱必有气?原来 , 水最容易吸收微波 。"气"遇水则界 , 水收拢了宇宙之气的缘故 。
方位 , 即四正隅八个方位 。
人体场 。因人的性格、生长、祖居、运势而异 。
"气"是风水学里的一个重要概念 , 它是从云气、水气、烟气以及人的呼吸之气概括而来的 , 与生命有很大的关系 。人身内之气保持生机和力量 , 使身心得以持续稳定 , 大地之气维持万物生长和代谢 。风水学对"气"给予特别重视 , 并引出"天气"、"地气"、"阴气"、"阳气"、"风气"、"水气" , 等成对范畴 , 实质就是追求人身的小宇宙之"气"与周围环境的大自然宇宙之"气"相协调、统一 , 以保证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平和 , 从而有能力获得生存和发展 , 所以 , 特别忌讳"死气"、"煞气"、"泄气"、"漏气" 。这一点可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得到佐证 。如《黄帝内经》中即把"邪气"的入侵作为人致病的外因之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