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旧造句 仍然造句子( 二 )


明 文徵明《山庄客至图》(局部)
贵介宾至,勉为供给
/ /
《宾至》
杜甫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
/ /
此诗可与《客至》并读,各见用意 。《客至》的客,是相知之客;《宾至》的宾,是贵介之宾 。家里来了亲密的熟客,与来了地位高的生客,待客的礼数气氛迥然不同 。宾与客,字义上亦见区别 。
以诗意观,来宾应是地位较高之人,杜甫与他并不熟悉,外加身份差异,故言辞很是客气 。幽栖地僻,不意贵客来访,他有点受宠若惊 。杜甫时年将近五十,体弱多病,拜客需人搀扶,“再拜”,足见他待客之敬重 。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想必贵客以文章之契,跋涉江干,劳驾来访,其心意可谓诚矣 。“文章”指的就是诗,系杜甫习用之词,比如他的诗句:“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岂有”貌似自谦,实则自任,杜甫生前无甚诗名,但他常在诗中论诗,写诗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并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对于诗,他自有大抱负,也有大寂寞 。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五六句尽款洽之情,仍是客气之辞 。竟日淹留贵客于茅舍,杜甫略表歉意 。“百年”指终生,此词亦为杜甫习用,如《登高》诗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百年粗粝腐儒餐,自谦为腐儒,常食粗粝,含自伤之意,亦示招待不周,还望贵客多多包涵 。
末句送客,邀客再来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若不嫌乡下茶饭粗劣,若有兴致,还请再来看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是去老朋友家做客,二人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无拘无束,尽欢而别,临别,浩然毫不客气地说:“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杜甫此际,谦而不卑,殷勤有礼,颇显诗人身价,一派高士性情 。
此诗写法亦奇,一主一宾,对仗成篇 。通篇赋体,直叙情事,无闲风景,读来但觉慷慨明快,豪爽温醇 。

仍旧造句 仍然造句子

文章插图
明 唐寅《山水图》(局部)
有客相过,小摘情亲
/ /
《有客》
杜甫
患气经时久,临江卜宅新 。
喧卑方避俗,疏快颇宜人 。
有客过茅宇,呼儿正葛巾 。
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 。
/ /
此诗与《宾至》作于同年,即唐肃宗上元元年(760) 。杜甫与这位客人相熟友爱,款待虽不失礼,但感情亲切,无客套之辞 。
前四句写卜居景况 。“患气”指肺疾,临江卜宅,为的是野外清新,与大自然为邻 。江村远离喧嚣,世俗不到,无尘杂相扰,心情疏快,颇觉宜人 。
后四句客至 。“呼儿正葛巾”,尤喜这句,率真之态,如见如闻 。杜甫卜居江畔,屏迹度日,诸事疏懒,有诗为证:“百年浑得醉,一月不梳头 。”(《屏迹》三首之三)今日客来,他才慌忙呼儿为他正头巾,此乃人之常情,写入诗中,倍增生动 。
不论谁来,让杜甫为难的都是饭菜 。地僻,家贫,拿什么招待客人呢?“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 。”草木初生曰甲,菜甲就是小菜苗 。菜园刚锄过,菜甲尚稀,小摘一些,聊以待客,为情亲故也 。
相信我们都记得,杜甫到少年时的好朋友卫八家中做客,那顿饭真香,至今令人难忘:“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赠卫八处士》)香的不仅是春韭黄粱,更有那天的回忆:夜雨沙沙,主人冒雨在园中剪春韭,韭菜嫩绿,茎叶带着湿泥,席间对饮今夕何夕,烛光的摇曳,新炊的香气……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