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离的心支离 支离疏


【支离的心支离 支离疏】
本次要赏析的是《人间世》中的第七个寓言“支离疏”:
支离疏者,颐(下巴)隐于脐,肩高于顶,会撮(发髻)指天,五管在上,两髀(bì,大腿)为胁 。挫针治繲(xiè,线),足以餬口;鼓筴播精(鼓动蓍草,播撒精米,指求神算命),足以食十人 。上征武士,则支离攘臂而游于其间;上有大役,则支离以有常疾不受功;上与病者粟,则受三锺(六斛四斗曰锺)与十束薪 。夫支离(离析,超越)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又况支离其德者乎?
说的是:“一个叫支离疏的人,下巴隐藏在肚脐下,双肩高于头顶,发髻指向天空,肛门向上(肛门排出五谷),两条大腿紧靠胸肋 。他给人缝补破衣,足以餬口度日;替人卜筮算命,足以养活十个人 。上面(国家)大征兵役,支离疏伸出手臂走来走去;上面大征徭役,支离疏因长期残疾而免除劳役;上面给残疾人救济,还领得三锺米与十捆柴 。(一个像支离疏这样)超越其形体的人,还足以养活自己,终享天年,更何况超越其道德的人呢!”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残疾人的故事 。支离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支离破碎的残疾人,但他依靠自己的努力照样生活得很好,所以庄子感叹:“夫支离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又况支离其德者乎?”如果能做到“支离其德”,又该会达到何等的境界?“支离”在此处的涵义应该理解为“超越”,同时又有主动使其破碎而隐于无形、无用,但却有用的意蕴 。支离疏是造物将其形体支离,但他并不因自己肉体上的缺陷感到自卑,做到了疏其支离、忘却其形,超越了形体的残缺,所以生活得平实而乐观,并且终其天年,所以庄子认为,何况能主动做到支离其德、将德隐于无形的人呢?正是基于这一观点,就有了下面故事中楚狂接舆对孔子的一番规劝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