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夏花鱼种培育与食性驯化( 三 )


由于黄颡鱼属底栖性鱼类,且性情较为温和,因此拉网的起捕率较高 。采用网目规格适宜的拉网,在饲养池中来回拉2~3次,即可拉起池中80%以上的黄颡鱼苗 。
十六、黄颡鱼夏花培育过程中注意事项
(1)黄颡鱼水花鱼苗体长仅3~5mm,卵黄囊较大,活动能力弱,喜欢群集在水体的底部,靠吸收卵黄获取营养,随着个体逐渐长大,卵黄囊逐渐缩小,自由游动的能力得以逐步提高,但是其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较差,只能在暗、弱光条件下摄取食物,应先选择在无泥浆、无污染、水质清新,溶解氧较高的池中培育 。
(2)黄颡鱼苗体长在2cm以前,主要摄食轮虫、红虫、枝角类、摇蚊幼虫等,与四大家鱼类相似,以后逐步转变为以动物性为主的杂食性 。但如果采取象四大家鱼一样的苗种培育方法,鱼苗的成活率会受到影响 。因此水花下塘前培育好轮虫等生物饵料是提高育苗成活率的关键 。
(3)黄颡鱼喜欢生活在清新、偏碱性、溶氧充分的水质中,因此培育过程应经常用生石灰调节水质,加注新水,经常开动增氧机增氧,使水体的pH值在7~8之间,溶氧含量在6mg/L以上 。在培育过程中每半个月服用一次药饵,可有效防止疾病的发生 。
(4)黄颡鱼夏花池塘培育时,要保证同批次鱼苗下池,一次下足数量 。
(5)食性驯化期间的黄颡鱼苗切不可进行拉网炼苗,以免驯化失败 。
十七、特别注意事项
黄颡鱼为无鳞鱼,对常用水产药物的耐受力不及四大家鱼,几种常用药物的24小时半致死浓度为:硫酸铜0.69毫克/升,90%晶体敌百虫2.8毫克/升,食盐25克/升,福尔马林68毫克/升 。给黄颡鱼用药时,一定要严格控制用量,避免药物中毒 。黄颡鱼对孔雀石绿、硫酸铜、硝酸亚汞和高锰酸钾、敌百虫比较敏感,尤其要谨慎把握 。
十八、鱼苗、鱼种运输
运输鱼苗、鱼种的过程中,不论使用何种方法,操作必须细致,注意下列几个方面:
(1)鱼苗体质健壮,游泳活泼,尼龙袋充氧运输的装运量,约为运输盒的80% 。
(2)水质清新无毒,溶氧量高 。江河、湖泊、水库和池塘的水均可使用、应选用无色透明、含泥量低的水 。自来水要除氯,放置24小时后才能使用 。夏天要用凉水 。
(3)鱼种起运前,鱼体要经拉网锻炼,排除粪便 。肌体结实,减少黏液分泌,才能提高成活率 。
(4)注意温度平衡,温差不得±2℃,运到目的地后应先下箱醒鱼,1小时后给鱼苗投喂熟蛋黄 。10万尾鱼苗投喂蛋黄1个,待见到鱼苗花肠(吞食蛋黄进入肠内)后,再等1小时后方可放鱼入池 。尼龙袋和运输盒内的鱼苗,下箱前先将它们放入水中、使内外水温一致 。然后打开尼龙袋或运输盒,灌人塘水、将袋放入箱中,让鱼苗(鱼种)自行游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