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无效的后果是什么 民法典关于合同无效的规定

民法典中关于合同无效的规定有哪些?  

合同无效的后果是什么 民法典关于合同无效的规定
  
文章插图  
  
民法典规定,签订合同是属于民事法律行为,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合同当事人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合同不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等 。  
【合同无效的后果是什么 民法典关于合同无效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143条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第144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  
第146条 【虚假表示与隐藏行为的效力】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  
合同无效的后果是什么 民法典关于合同无效的规定
  
文章插图  
  
第153条 【违反强制性规定及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违反法律、  
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  
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  
合同被认定无效的处理:  
《民法典》第157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  
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  
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合同无效的后果是什么 民法典关于合同无效的规定
  
文章插图  
《民法典》为了避免条文重复,仅在总则编第157条保留了规范对象更大的《民法总则》的表述,而未在合同编保留《合同法》第58条 。  
合同无效、被撤销或确定不发生效力的法律后果包括  
————财产返还、  
————折价补偿  
————或损害赔偿三种 。  
洪瑜,胡胜训,王诗钧三作者提出,  
(一)财产返还  
1.“不能返还”和“没必要返还” 。  
《民法典》第157条规定的“不能返还”和“没必要返还”二者存在区别 。  
《民法典》所述“不能返还”分为事实层面和法律层面 。  
事实上的不能返还是指给付标的在物理上已损坏灭失,不具有返还的可能,而法律上的不能返还则是指给付标的已被他人依据法律规定而善意取得 。  
至于“没必要返还”,主要包括两种情况:  
(1)当事人接受的财产是劳务,在性质上不能恢复原状;  
(2)当事人通过使用对方的的知识产权获益,由于知识产权是无形资产,此时应折价补偿 。  
合同无效的后果是什么 民法典关于合同无效的规定
  
文章插图  
  
2.孳息与利息 。  
关于孳息是否应返还,理论界存在着分歧,有观点认为应当根据善意占有或恶意占有来确定 。而《民法典》则并未作此区分,明确规定返还财产的范围包括孳息,因为无论是善意占有还是恶意占有都属于无权占有,既然是无权占有,占有人即无权获得孳息而应当予以返还 。  
不过,善意占有毕竟有别于恶意占有,  
《民法典》物权编第460条给出的解决方法是,规定权利人应当支付善意占有人因维护该不动产或动产支出的必要费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