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配氧跟不配氧一样吗 脱氧和氧合血红蛋白区别(15)

  
参考范围:ELISA法或化学发光法  
阴性  
(二)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阳性见于:  
(1)HBeAg转阴的患者,即HBV部分被清除或抑制,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降低 。  
(2)部分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可检出抗-HBe 。  
(3)在HBeAg和抗-HBs阴性时,如能检出抗-HBe和抗-HBc,也能确诊为近期感染乙型肝炎 。  
十、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epatitis B virus core antibody,抗-HBc、HbcAb)  
(一)简述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是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的对应抗体,也非中和抗体,  
即不能抑制HBV的增殖 。是反映肝细胞受到HBV侵害后的一项指标,为急性感染早期标志性抗体,常紧随HBsAg和HBeAg之后出现于血清中,主要包括IgM和IgG两型,抗HBc-IgM对急性乙型肝炎的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的判断均有较大的价值,因此,常以抗HBc-IgM作为急性HBV感染的指标 。  
参考范围:ELISA法或化学发光法  
阴性  
(二)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配氧跟不配氧一样吗 脱氧和氧合血红蛋白区别
  
文章插图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见于:  
(1)抗HBc-IgM阳性是诊断急性乙型肝炎和判断病毒复制活跃的指标,提示患者血液有较强的传染性,比HBeAg敏感得多,抗HBc-IgM阳性尚可见于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 。  
(2)HBc-IgG阳性,高滴度表示正在感染HBV,低滴度则表示既往感染过HBV,具有流行病学的意义 。  
如在乙型肝炎者血液中检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同为阳性,在临床上称为“大三阳”;在其血液中检测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同为阳性,在临床上称为“小三阳” 。  
“大三阳”说明HBV在人体内复制活跃,带有传染性,如同时见AST及ALT升高,为最具有传染性的一类肝炎,应尽快隔离 。“小三阳”说明HBV在人体内复制减少,传染性小,如肝功能正常,又无症状,称为乙型肝炎病毒无症状携带者,传染性小,不需要隔离 。  
第五节 肾功能检查  
肾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其功能主要是分泌和排泄尿液、废物、毒物和药物;调节和维持体液容量和成分(水分和渗透压、电解质、酸碱度);维持机体内环境(血压、内分泌)的平衡 。肾脏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皮质中主要有肾小球、近曲和远曲小管、集合管;髓质中主要为髓袢及集合管远端 。肾脏的工作量极大,每日经肾小球滤过的血浆大约180L 。因此,变态反应、感染、肾血管病变、代谢异常、先天性疾患、全身循环和代谢性疾病、药物、毒素对肾脏的损害,均可影响肾脏功能,主要表现为肾功能检查指标的异常,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  
一、血清尿素氮(BUN)  
(一)简述  
尿素是人体蛋白质的代谢产物,氨在肝脏尿素循环中也合成尿素 。血清尿素氮主要是经肾小球滤过而随尿液排出体外,比例约占90%以上 。当肾实质受损害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致使血液中血清尿素氮浓度增加,因此通过测定尿素氮,可了解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  
参考范围:速率法  
成人:3.2~7.1mmol/L  
婴儿、儿童:1.8~6.5mmol/L  
(二)临床意义  
1.血清尿素氮增高  
(1)肾脏疾病  
慢性肾炎、严重的肾盂肾炎等 。肾功能轻度受损时,尿素氮检测值可无变化 。当此值高于正常时,说明有效肾单位的60%~70%已受损害 。因此,尿素氮测定不能作为肾病早期肾功能不全的测定指标,但对肾衰竭,尤其是氮质血症  
的诊断有特殊的价值 。  
(2)泌尿系统疾病  
泌尿道结石、肿瘤、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疾病使尿路梗阻等引起尿量显著减少或尿闭时,也可造成血清尿素氮检测值增高(肾后性氮质血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