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草原畜牧业整体水平较低 。目前,我区传统畜牧业仍然占很大比重,二、三产业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产业化经营尚处于起步阶段,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作用不够,科技推动支撑力度不足,品种改良、个体产出水平尚有较大差距,尤其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规模化质量效益型的转变还未实现,畜产品加工业相对滞后,与农区畜牧业的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 。同时,草原畜牧业基础建设薄弱,全区33个牧业旗县,自治区每年仅安排500万元防灾救灾基地建设专项资金,牲畜棚圈、饲草料基地、牧用机械等建设和科技投入严重不足 。
5.草原畜牧业投入不足,政策扶持力度小,覆盖不均衡,“三牧”与“三农”补贴反差大 。据农牧业厅相关部门和财政厅资料显示,现在涉农补贴在我区有13种 。2007年国家和自治区农牧业各项补贴和建设资金约50亿元,其中给农民的各项直补资金总计30.8亿元,其它奖励资金和标准粮田基本建设资金7亿多 。而畜牧业补贴仅有5项约3.6亿元 。农业补贴除去一些技术性、风险性的间接补贴外,增加了大量惠农直补和价格波动补贴,而畜牧业补贴中有较大部分属技术性间接补贴,如奶牛冻精补贴和疫病防治疫苗补助,占补贴额的43.1%,是补给相关技术部门的;退牧还草工程国家只补贴饲草粮,占补贴总额的14.9%,仅限于760万亩禁牧区、1350万亩休牧区范围内的牧民享有,其它大部分牧区没有享受到这项补贴 。还有奶牛后备母牛补贴在农区以及城郊结合地区投入比例较大,只有肉牛、肉羊、绒山羊、细毛羊这几项直接补贴与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还是自治区下拨2020万补贴资金,在全区54个旗县实行,但数额很小 。综合起来计算,涉及牧业牧民直接补贴资金不足0.5亿元,农民与牧民享有的直接补贴资金比例约为66?1,存在较大的反差,国家直接补到从事草原畜牧业牧民身上的资金少,涵盖面十分有限 。
(二)关于牧民增收的问题
1.牧民收入增长缓慢 。据自治区统计局统计,2003年牧民人均纯收入为3201元,2007年为5510元,年均增长14.5%,而同期牧民人均支出由2003年的2837.04元增长到5235元,牧民人均纯收入减去人均支出余额由364元减少到275元 。与农民对比,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3年的2133元增长到2007年的3750元,年均增长15.1%,而同期农民人均支出由1055元增长到21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减去人均支出余额由1078元增加到1605元,可见牧民实际收入增长速度低于农民 。东乌旗为我区最大牧业旗,也是牧民收入最高旗,2007年牧民人均纯收入8582元,同比增长21.1%,而人均生产生活费用支出9856元,同比增长62%,2008年上半年牧民人均生产费用同比增长94.8%,实际增长为负数,生产费用是历年来同期增加额度最多、增速最快的时期,主要原因是生产生活资料价格上涨较快,牧民增收困难 。
2.实施草原保护制度过程中牧民收入出现新情况 。实行草原保护制度对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重要成效,但也给牧民增收带来一些新的困难 。一是实行草畜平衡,使得牧民养殖数量严格地受到所承包到户草场面积的限制,降低了牧民养殖牲畜的头数,给牧民增收带来直接影响 。据自治区农经站提供数据,我区牧民家庭经营所得由政策实行前(即2002年前)到政策实行后,收入总量减幅为26%,人均纯收入由政策实行前的2701元下降到政策实行后的2168元,减幅为25% 。二是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和禁牧休牧政策,加大了牧民生产成本 。据自治区统计局提供数据,2005年牧业生产中间消耗比2004年增加了21.8%,其中饲料、饲草增加的幅度最大为25.5%,燃料、用电量、畜牧用药的增长幅度超过20%,2007年牧民用于生产占总支出的81.48%,2008年由于国际石油价格飞速上涨,畜牧业生产费用进一步增加,畜牧业纯收入大幅度下降 。
- 创业认识了几个有钱的女人 约女生吃饭的幽默理由
- 男人四十以后适合在哪个行业创业 男人40岁多久一次正常
- 安然钻石国际为什么能够帮助上万人提供创业机会 安然钻石国际合法吗
- 创业口号
- 政务网是什么意思
- 廉租房补贴是多少
- 大健康产业有哪些好的创业项目 目前哪个养生项目是最好的
- 从八字分析自己适合上班还是创业? 八字看适合打工还是创业
- 库尔勒周边农民的房子能买吗
- 政府用公款刷票侵犯了财产所有权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