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设计中常见的6条设计心理学


马斯洛理论、奥卡姆剃刀原理、费茨定律、席克定律…… 这些耳熟能详的理论也是设计的好帮手,在设计中,心理学无处不在 。正因为心理学,我们才了解红色很适合用于餐饮业的logo——因为它能增进食欲——或者让首屏的购买指令按钮产生更多转化 。
也就是说,作为设计师,你不能忽视心理学 。因为人类大脑的这些原则,决定了人们对你的设计作何反应、如何相互作用 。心理学原则和定律,你能够将它们结合到实际运用中 。
1.冯·雷斯托夫效应

电商设计中常见的6条设计心理学

文章插图

冯·雷斯托夫效应告诉我们,某个元素越是违反常理,就越引人注目、令人难忘 。
Hedwig von Restorff在1933年检验了这个理论 。她让实验对象观看一系列相似的物品 。如果其中某个很特殊,比如说有聚光灯照射,那么相比其他物品,受试者就更容易回忆起这件物品 。这条原则能以多种不同方式应用到设计中 。最明显的是如果你想要让某物引人注目,就要使它特殊化,例如通过色彩、尺寸、留白等等区别于对手 。
但是,由于人们更在意特殊物体,他们对于整体的印象就不深 。思考是否要突出显示某物时,要牢记它的负面效应 。你是想要人们记住一件事情,就只有这一件事,还是说其他元素也同样重要?如果所有都同等重要,你希望人们全部记住,就不要凸显其中某个 。
2.色彩心理学
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对于色彩以及它与设计的关系,有着固定的理解 。比如,蓝色代表安全稳定,红色代表热情,性感 。橙色代表廉价 。黑色代表逼格气质 。但是,设计新人们容易忽略色彩对心里的影响,而是选择他们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设计 。
即使你精通色轮,知道如何搭配互补色或者相近色,你有没有考虑过你的设计如何影响受众呢?
颜色给人们带来的情感,会随着文化和宗教背景而改变 。以上列出的仅代表西方文化的观点 。
3.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可能你在高中或大学学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如果需要回顾一下,请看下图:
【电商设计中常见的6条设计心理学】
这个金字塔形,用来表现一个人要达到自我实现,需要经历哪些步骤 。例如,在能感受到爱之前,他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一定要得到满足 。
那这个在心理学课堂之外有什么用处?营销人员和设计师们,可以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应用于广告和公共关系 。在做设计海报时,就能用这套理论 。想想你目标客户的需求,他们买你的产品是为了实现基本安全需求?基本生理衣食住行需求?还是一种被身份认同被尊重的需求,身份的象征?还是实现自我价值?你的客户需求处在金字塔的哪一层 。你的设计如何激发他们向更高的一层迈进?
也可以用它来挑拨人们的情绪和需求,让他们被吸引到你的设计中来 。比如看看这些Salvation Army的海报,就在挑拨爱与归属感 。(海报暂无)
4.席克定律
席克定律关系到一人需要多久来做出决定 。如果人们有更多选择,就需要更长的时间做出抉择 。某些情况下,需要花费的时间太长了,以至于他们根本做不出决定,因为决定的负担太沉重 。这就是你为什么在餐馆经常见到简短的菜单——他们不想把顾客吓跑 。
这对于行动指令也成立 。设计海报时,你可不能一下子讲6件不同的事情,一个产品也不可能展示一堆卖点,不可能一张海报里满是文字 。尽量简单直接侧重阐述主要卖点 。
你想要人们关注一两个选择 。例如,你的设计或许主要是为了募捐,主文案是“今天就捐赠吧——拨打(888)888-8888” 。二级文案“在Facebook上关注我们”,通过一个二维码,把客户引向Facebook页面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