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和美团什么时候合并的 美团点评合并复盘


合并结束,下半场开始 。
2015年,我们看见携程和去哪儿、滴滴与快的、美团和大众点评、58和赶集,这四组直接竞争公司的突然合并 。合并之后,滴滴出行的CEO程维、美团点评的CEO王兴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下半场的概念 。技术角度来看,机器人、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是这些互联网公司所追求的远方,也是下半场 。
但现实一些,下半场是它们的商业进化之路 。从烧钱补贴到追求收入和盈利,从不遗余力地追求市场份额和用户数量到开发每个用户的最大价值,它们正逐渐蜕变成一家“真正”的商业公司 。

点评和美团什么时候合并的 美团点评合并复盘

文章插图
我们希望通过四篇文章,探讨这一系列合并带给整个互联网产品、市场、用户等层面带来的变化,以及这些公司在合并前后发生的变化和下半场的开始 。
“合并”与“拆分”是描述美团点评过去一年的两个关键词 。
9月的一个下午,一向低调的美团点评酒旅事业群总裁陈亮架着一副金属边框眼镜,身着衬衫、牛仔裤、运动鞋出现在媒体面前 。从8月起,关于新美大拆分酒店旅游业务的消息四起,陈亮最终选择站出来否认这一消息 。
和互联网公司的大多数传闻相似,该消息从散出到发酵,从模糊到言之凿凿,尽管美团点评多次否认但依然无法排除外界的猜测 。
这是因为在此之前,这家合并之后的“巨无霸”已经拆分过身上的钩爪 。2013年猫眼助力《人再囧途之泰囧》创造票房奇迹,随后美团点评CEO王兴把美团的电影票团购业务变成了独立子品牌 。三年时间过去,美团点评于今年5月宣布将猫眼拆分成独立公司,引入光线传媒控股,并在今年6月扭亏为盈 。
以餐饮外卖、团购、在线票务以及酒店旅游为核心业务的美团点评,在合并后经历了业务分拆和多次架构调整,这一切的背后预示着在以盈利为目标的O2O下半场,其正在有独立可能性的业务,以便让新公司能够收获更“好看”的财务报表 。
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估值已经达到180亿美元的美团点评再度融资已经不太容易,且其需要应对来自投资者的压力,分拆业务寻求单独融资或许才是更好的选择 。
在公司不断调整的同时,美团点评也催化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进程 。面对几近饱和的市场,地推不再是最有效的迎战利器,新战场中如何通过战略的有效调整实现盈利、应对外部的风云变幻才是重中之重 。
对于曾经创办过校内网、海内网、饭否网,但因为种种内外因未能坚持到最后的王兴来说,美团是最有希望能够走到终点的创业项目——作为中国最早的团购网站之一,美团经历了百团大战、千团大战,与竞争对手拉手网、大众点评等极具潜力的创业公司厮杀,最终选择在2015年10月与大众点评握手言和,二者成立的新公司成为互联网O2O领域一座新的“大山” 。
然而,合并后的美团点评并没有在O2O领域占据绝对优势,相反它面对的是一个战火不断升级的市场:百度糯米和百度外卖背后的百度,口碑网、饿了么背后的阿里,以及携程都是更为强大的竞争对手 。这些敌人资金雄厚,资源丰富,并不断为其O2O业务供血,美团点评显然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
减少补贴缩减地推 盈利成为新指标
新的市场环境下,盈利成为美团点评的核心目标 。
据腾讯科技了解,国庆节前一天,美团点评员工收到一封内部邮件 。邮件称公司要“回归商业本质,关注营收及盈利能力 。”为此,美团点评销售团队将以营收作为业绩,交易额不再作为衡量业绩的指标 。
“合并后王兴和美团点评的中高层在泰安开了一次内部会,会上确定合并后调整业务的第一个标准就是看‘能否盈利’,不能赚钱的业务权重就会降低 。”一位美团点评内部人士对腾讯科技表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