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生鲜电商最为热闹的一年 。在“互联网+”和大众创业的号召下,无数的资本和聪明人进入这个行业,各种商业模式在不断刷新大家对生鲜电商的认知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生鲜电商被更多的用户所接纳 。
硬币的另一面,我们也看到水果营行的倒闭,原联想佳沃市集CEO崔晓琦和自媒体人鲁振旺先后写文章说“今后再也不碰生鲜电商了”,也包括华为多点近期出现的人事调整 。水面之下的动荡会更多,未来可能会更多的案例出来 。
憋了很久,围观者有很多评论,我想说说自己对生鲜电商这个行业以及这个行业创业的一些看法 。

文章插图
生鲜电商的风口远没到来
生鲜电商行业的风口到底有没有来?这是很多创业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我的观点,生鲜电商的风口还远未到来 。现在吹来的是电商的风,不是生鲜的风,但生鲜的风一定会来 。电商风去的时候可以看到谁的衣服穿得比较少,生鲜风来的时候就看谁准备好了 。
2015年,专业咨询机构尼尔森做过一份调研,中国的生鲜市场有2.5万亿元的市场规模,而生鲜电商经过10年的发展,规模是多大呢?2013年是100多亿,2015年450亿,只占整个市场的2%不到 。对比市场规模同样在2万亿级的服装市场,电商的渗透率早就达到30% 。
同样的数据,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 。有的人会看到,这个行业是整个电商的最后一片蓝海,增长空间无限 。另外会有人说,这个行业做了这么多年了也没起来,说明它在电商的基因上是有缺陷的 。
生鲜电商是一个潜力无限的行业,却不是一个能够赚快钱的行业 。滴滴那样异军突起的案例在生鲜电商行业并不适用 。
究其原因,在于生鲜商品的易损耗和非标准化 。易损耗的特点,决定了初入行业的公司面临着比同行高得多的运营成本和投诉 。非标准化的特性,决定了公司不可能做一个甩手掌柜——只要搭好了平台,做好了流量就万事大吉 。它需要行业公司比农民更懂农业,比物流商更懂物流,比包装厂更懂得设计包装 。
所以,做生鲜的这几年,我的头发都熬白了 。我不是很确定,那些盯着风口的创业者,是否拥有和我一样的耐心和热爱程度 。生鲜电商行业的风口何时来?我的答案,可能是2年,也可能是10年 。其中涉及的因素太多,如中国的冷链程度、消费者的习惯培养、资本的耐心程度等等 。
互联网+生鲜很热闹,生鲜+互联网才有未来有价值
我一直认为,鉴于生鲜行业的高门槛,这个行业的创业走“互联网+生鲜”道路不靠谱,“生鲜+互联网”的模式才能赢得未来 。互联网只是一个优化商品和服务的工具而已,切莫将其当作一个商业模式来做 。
这就像龟兔赛跑,走生鲜+互联网道路的公司就像那只慢行的乌龟,虽然走得慢,但走得踏实,也一定是最后的胜利者 。这是我成立天天果园7年来所得出的最大经验 。
比如草莓这个水果,如果包装材料用的不对,那损耗率就是100%,而像耙耙柑这样的水果,如果包装不好,那用户收到的就可能是橙汁了 。经过7年摸索,我可以很自豪地说,天天果园的水果生鲜因为包装材料不好而导致的损耗率几乎为零 。
还有很多以前大家觉得不可能发快递的水果,如海南小番茄、草莓、樱桃、李子等,我们通过对供应链的持续优化,已经能够做到将最好的品质呈现在用户眼前 。
【生鲜电商竞争格局 生鲜电商虽热闹】近段时间行业里也有观点认为,只要引入专业的人才,给他足够的资金,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或者干脆将仓储、物流外包出去 。个人认为,持这种想法的创业者,在这个行业里很难有所作为,生鲜电商说到底还是一个唯重不破的行业 。首先,供应链只有形成体系,将采购、干线物流、仓储、配送等环节无缝衔接起来,才能发挥最大效应 。其次,在各个环节上,电商已经是国内最专业的,很难找到供应商能提供比电商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
- 天猫入驻失败的原因有什么
- 淘宝店铺皇冠店铺多少钱一个
- 2016年全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值499.6亿
- 怎样看淘宝店铺信誉等级
- 2021双十一电商口号
- 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及法律适用是什么
- 电商双十一活动创意广告语分享摘录17句
- 手工艺品电商Etsy第二季度净亏损730万美元
- 快手电商的“B站式”突围
- 跨境电商怎么申请店铺 淘宝跨境电商怎么加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