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
上周和朋友一起吃饭时,她一脸疲惫地说:“最近儿子不知道从哪里听了一个鬼故事,晚上怎么都不肯自己睡觉了,总说怕黑,怕有鬼什么的,怎么哄都没用,你得给我支招啊!”
知乎上也有类似的问题:孩子怕鬼怕的晚上不敢独自睡觉,家长除了陪伴之外还能做些什么呢?

文章插图
这种情况并非少数,国外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家曾通过研究发现,在176位年龄在4-12周岁的儿童中,恐惧黑暗的孩子,比例高达73.3%,但是进入青春期后,这个比例会迅速降低到48.8%,说明随着孩子成长,对于黑暗的恐惧会日益缓解 。
其实,在大部分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经历怕黑、怕鬼、怕怪兽的阶段,这是正常的,恐惧是一种本能,是最原始的情绪,如果没有它的存在,人类根本不可能繁衍至今 。
但是,如果不能学会正确的面对恐惧,很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
这是每位孩子的一堂必修课,我们作为孩子最初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导师,一定要为他上好这一课 。

文章插图
孩子为什么会感到害怕?
一、恐吓式管教留下的阴影面对孩子不乖,不少家长都曾经用这种方式吓唬过孩子:
“你要是不听话,晚上妖怪就会来把你抓走!”
“你再不好好吃饭,就会被大灰狼吃掉哦!“

文章插图
这样孩子当时是老实了,但是却在无形中给他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甚至会留下心理阴影 。
尤其是到了夜晚降临的时候,孩子会认为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未知的危险,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防备或是逃避心理 。
二、外界刺激造成的影响
记得微博上之前有个投票活动,让网友们选出那些留下童年阴影的电视剧,《西游记》《少年包青天》纷纷上榜,大家都表示小时候被里面的妖魔鬼怪,半夜探案什么的吓得不敢睡觉 。
很多大人觉得很正常的节目,在孩子眼里却不是那么回事 。

文章插图
现在孩子们接触外界得途径越来越多,难免从一些地方接收到这样的信息,白天看到的图片、影像,留在了脑海中,晚上再复现出来,就成了妖魔鬼怪的原型 。
在大部分故事中,这些鬼怪又往往喜欢出现在晚上,于是孩子自然而然地会将鬼怪和黑暗划上等号 。
三、幼儿独有的泛灵心理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在研究中发现,3、4岁的孩子普遍存在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他会把一切东西都视为是有生命、有思想的,这就是泛灵心理 。
所以你可能发现:这个年龄的孩子会和布娃娃、玩具熊说话,认为玩具和自己一样要吃饭、要睡觉,会哭会笑等等,这都是泛灵心理作用下的正常表现 。
2-6岁正是孩子想象力最旺盛的时候,他会把脑子里的东西反复加工,有时候也会混淆想象和现实,所以,孩子未必是胆子小,而是真的相信这些妖魔鬼怪是存在的 。
四、分离焦虑带来的不安全感孩子在刚刚开始走向独立的时候,特别容易感到不安,毕竟,要去新的环境,面临新的挑战了,比如刚开始练习独自入睡,或是刚刚去上幼儿园的时候,孩子的焦虑、孤独、缺乏安全感和眼前的黑暗联系在一起,就演变成了怕黑 。
- 日常如何避免孩子得肺炎
- 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如何监管
- 离婚了孩子抚养权是否可以变更
- 离婚房子过户给未成年孩子可以吗
- 2021年羊和狗怀孕要孩子怎么样
- 宝宝名字有寓意的名字 孩子取名字大全带寓意
- 夫妻感情不好离婚孩子一般会判给谁 夫妻感情不和离婚
- 同居子女抚养纠纷是不是以孩子的名义起诉
- 狗在屋里撒尿代表风水 狗撒尿风水代表什么意思
- 离婚后如何才能变更孩子的抚养权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