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和土家族一样吗

1、土族和土家族一样吗不一样 。
1、来源不同,土家族是秦灭巴后 , 巴人迁徙与当地土著融合发展而成的 。其先民早在2000多年前就在今湘西、鄂西一带繁衍生息 。土家族人自称为“毕兹卡”,意思是“土生土长的人” 。新中国成立后 , 通过民族识别,长期不被承认的土家族才被确定为单一民族 。而土族的族名则源于其祖先“吐谷浑”,因“吐谷浑”在唐代中期后称“吐浑” , 而“浑”在蒙古语中是“人”的意思,所以后来被称为“土人”,建国以后,根据土族人民的意愿 , 统一称为土族 。
2、两个民族在人口数量、地区分布、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各方面都有着根本的不同 。没有华夏化的湖北百姓则成为土家族的祖先,12世纪后,吐谷浑也多融合于汉族或土族之中 。
2、土家族吊脚楼吊脚楼简介:
吊脚楼为土家族人居住生活的场所,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 , 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后来讲究朝向 , 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 。依山的吊脚楼,在平地上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上层通风、干燥、防潮 , 是居室 。下层是猪牛栏圈或用来堆放杂物 。一般人家房屋规模为一栋4排扇3间屋或6排扇5间屋,中等人家为5柱2骑、5柱4骑,大户人家则为7柱4骑、四合天井大院 。4排扇3间屋结构者 , 中间为堂屋,左右两边称为饶间,作居住、做饭之用 。饶间以中柱为界分为两半,前面作火炕,后面作卧室 。吊脚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 。从前的吊脚楼一般以茅草或杉树皮盖顶,也有用石板当盖顶的,现在,鄂西的吊脚楼多用泥瓦铺盖 。
吊脚楼的建造:
吊脚楼的建造是土家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第一步要备齐木料,土家人称“伐青山”,一般选椿树或紫树,椿、紫因谐音“春”、“子”而吉祥,意为春常到 , 子孙旺 。第二步是加工大梁及柱料,称为“架大码”,在梁上还要画上八卦、太极图、荷花莲籽等图案 。第三道工序叫“排扇”,即把加工好的梁柱接上榫头,排成木扇 。第四步是“立屋坚柱” , 主人选黄道吉日,请众乡邻帮忙 , 上梁前要祭梁,然后众人齐心协力将一排排木扇竖起,这时,鞭炮齐鸣,左邻右舍送礼物祝贺 。立屋竖柱之后便是钉椽角、盖瓦、装板壁 。富裕人家还要在屋顶上装饰向天飞檐,在廊洞下雕龙画凤,装饰阳台木栏 。土家人还在屋前屋后栽花种草,各种果树,但是,前不栽桑 , 后不种桃,因与“丧”、“逃”谐音,不吉利 。
吊脚楼的好处:
吊脚楼的好处有很多 。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 , 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 。吊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 。这类吊脚楼比“栏干”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土家族爱群居,住吊脚楼 。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 , 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色古笆,院后有竹篁,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屋,松明照亮,一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 。
3、土家族吊脚楼材料土家族的吊脚楼:
【土族和土家族一样吗】土家人居房一般为木构,间以少量岩石或砖土 。建房选址却有许多讲究,要先请“阴阳先生”架罗盘`看风水 , 一般要求座北朝南,依山傍水,避风向阳 。这不仅有心理上的因素,也有科学上的因素 。如造屋时选主梁 材料,不仅要干直枝少,且要用易生茂发的枞树或椿树,以象征发家发人 。木匠砍梁木时,先燃放纸钱 炮竹 , 并让树向上方倒,叫“走上风” 。梁制成后,其上要作太极八卦图,有的还上书“美轮美奂” 。夜晚木匠 师付要亲自主持祭梁仪式 。上染时要唱赞“梁歌”`撤“梁粑”,亲属则以红布搭在染上,以示祝贺 。安放梁木时,于榫上压五谷红布包以示五谷丰登 。上梁定屋 这天,主人一定要大宴宾客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