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中止的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
中止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励的行为;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 。

文章插图
- 伪造国家有价证券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
- 帮助网络信息犯罪取保的几率大不大
- 分居期间不抚养孩子是否犯罪
- 不能构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有哪些
- 未成年人犯罪的要坐牢吗
- 新刑法拒绝提供极端主义犯罪证据罪既遂如何判
-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一次扣几分
- 商标抢注售卖行为构成犯罪吗
- 假释期间犯罪是否构成累犯
- 共同犯罪的数额认定标准是什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