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个夜猫子喜欢晚睡觉


培养孩子早睡的原因
晚睡晚起对孩子生活、学习、发育有很多不利影响
睡眠不足可能导致孩子“厌学”

孩子是个夜猫子喜欢晚睡觉

文章插图
如果把假期晚睡的习惯带到开学后,睡眠不足会让孩子容易疲劳、发怒、缺乏精力、难以集中注意力,这些都会使孩子觉得难以应对学校里复杂多样的任务,从而抵触上学 。
睡眠不足会影响孩子的身高、智力发育
美国心理学和儿童睡眠学教授朱蒂·明德尔博士曾提出,10岁以下的孩子至少要睡10个小时,以后每长一岁,可以减少15分钟 。孩子正处于身体和智力的高速成长阶段,长期睡眠不足会造成发育迟缓、食欲不佳、躁动易怒等问题 。
一、睡前吃好
晚饭要让宝宝吃好,对于有喝睡前奶习惯的宝宝,要让他喝好 。这么做可以避免宝宝因饥饿起来吃夜奶,或者夜里翻来覆去睡不踏实,不要小看这个基础工作 。
二、固定洗漱时间很多育儿理论都会提到“固定睡前仪式” 。用到实际中来,固定洗漱时间就是一个不错的睡前提醒 。
晚上不到九点的时候,就带着宝宝一起洗漱吧 。洗漱过程中,可以告诉他,洗漱完就要去休息了 。每天反复这么做,以后一到这个时候,他自然就会在洗漱完想着去睡觉,不需提醒也会往卧室里跑 。
三、营造安静、幽暗的氛围这一点需要家人的配合 。当宝妈或宝爸带着孩子洗漱的时候,其他人尽量也回到卧室,把灯光调暗 。
这等于是暗示宝宝:大家都已进入睡眠状态了,你也不能例外 。给他一种公平感和秩序感,他也不会过度反抗 。
否则,宝宝就会因为家人都在看电视、玩手机,却非让他睡觉而感到不平衡,也就不愿配合你的早睡计划 。
当宝宝和妈妈进入卧室后,可以把卧室灯关掉,打开台灯逐步调暗 。当宝宝经过多天训练适应了关灯习惯后,可以在进入卧室后告诉他你要关灯了,然后关掉所有的灯 。
暗下来,静下来,比较容易进入睡眠状态 。
四、尽量不要让宝宝离开卧室刚更换看护人的时候,宝宝会哭着找上一个看护人,要离开卧室;玩心大的宝宝,也不愿意安安分分待在卧室 。
然而宝宝一旦离开卧室,那早睡计划也就前功尽弃了 。
但强行不让宝宝离开卧室,他肯定会嗷嗷大哭 。我的绝招就是,在这时大声来一句“呀,这是什么啊?我怎么从来也没见过!”配以夸张的表情、动作,要让宝宝觉得,你发现了全世界最新奇好玩的东西,比卧室外的一切都好!
这个办法,我真的是屡试不爽,宝宝瞬间停止哭泣的利器啊,我必须安利一下 。
当然,忽悠完了,必须有实实在在的行动 。你说好玩,怎么好玩?你得真的让它好玩!不然宝宝绝对转头又嚷嚷着离开卧室 。
我的做法就是:常玩的玩具,玩出新鲜感,非玩具,玩出花来!
利用手边一切可以玩的东西跟宝宝一起玩 。
比如:一张纸,几次对折后攥进手心,让他猜在哪只手里,再让他试着将折好的纸快速打开,然后一次次加快这个游戏每个环节的速度,宝宝会越来越有成就感 。
再比如手绢、枕巾之类的,用指头顶起来转圈,从低到高,从高到低,再转飞,落在她脚边身后,让她捡起来,她看得起劲,也会捡得起劲 。
这么玩下来,他哪还记得自己想出去的这个计划 。连我自己也觉得我居然不仅仅是个“吃货”,而是已升级为“玩家”(就是在家也会玩的意思,囧) 。
五、在有助于入睡的声音中逐渐进入睡眠如果宝宝没有因为玩累而进入睡眠 。那么,你要进行这一个环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