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一民俗 正月十一习俗炮龙节


在我国农历中,正月和腊月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月份 。腊月中有很多和我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民间风俗和节日,比如腊月二十三的小年,这天要祭拜灶王,腊月三十的除夕夜,这天要守岁祭祖,正月里正月初一的春节要贺新春拜年等等 。
【正月十一民俗 正月十一习俗炮龙节】舞龙
在我国部分地区,正月十一这天,民间这天会举行炮龙节,也是一大民俗之一 。“炮龙”是一种舞龙,但比常见的舞龙大,身长约40米,短的有7节,长的有11节 。每年农历正月十一晚,宾阳县都要举办“炮龙节”,“炮龙”所到之处,各家各户燃放鞭炮、夹道相迎,有“炮声不停,龙舞不止”之说,故称“炮龙” 。

正月十一民俗 正月十一习俗炮龙节

文章插图
拿龙鳞带好运
在炮龙行进的过程中,有些观众瞅准机会快速地从龙身下穿过,或拔下几条龙须、搞几片龙鳞,祈求带来好运 。当“炮龙”舞至街尾被鞭炮炸得只剩下骨架后,族中长者指挥人们燃起火堆,奏响“宾阳八音”,把“炮龙”投入火中燃烧,喻示“送龙归天” 。随后,人们在烈火上架起大锅,煮“龙粥”慰劳舞龙的勇士 。
又叫子婿日
其实,“子婿日”是很有历史渊源的,在古代,正月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还没有吃完,因此会利用这些祭祀过神仙的美食来招待女儿和女婿,作为初二女儿回门时的一个答礼 。而正月十一这天,女儿女婿赶回娘家必须由娘家的哥哥或者弟弟提前出门来迎接,以此表示娘家人对女婿的敬意和重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