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 对于没有约定履行期限的关系 , 其3年的普通诉讼时效从权利人主张权利而义务人拒绝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 。
第二 , 诉讼时效因权利人主张债权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后 , 权利人在新的诉讼时效时间内 , 再次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 , 可以认定为诉讼时效再次中断 。
第三 , 债权人若一直没有主张权利 , 则适用最长诉讼时效期 , 从债权债务关系发生之日起计算20年 , 超过20年的 , 人民法院不再予以保护 。

文章插图
【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九条: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 , 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
(《民法总则》将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九条: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 , 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
(《民法典》生效时间为2021年1月1日)
- 债权人对债务人负有到期债务的意思
- 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怎么样
- 房子产权纠纷可以找哪个部门 房产纠纷找什么部门
- 未成年人继承遗产如何偿还债务有法定代理人负责吗
- 出卖人延期交房纠纷怎么处理
- 消费者权益侵害纠纷的解决途径有什么
- 婚后共同经营所负债务应怎样认定
- 企业破产后的债务一般是按哪些顺序去清偿呢
- 口头转让债权债务是否有效
- 承包人与发包人之间纠纷的如何处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