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新加坡毕盛资产管理公司发布了一份针对京东(JD.com)的做空报告 。这也是该机构第二次发布针对京东的做空报告,去年6月份,该机构发布的做空报告曾导致京东股价大跌,而在之后的一年里,京东不但实现了年度盈利,而且股价也最高冲破了43.8美元大关,市值逼近600亿美金 。不过,今日的这份做空报告发布之后,京东股价却不跌反涨,显示了投资者其实并不认同其所持观点 。
有长期跟踪中国电商行业的机构分析师对采访人员表示,毕盛资产发布的这份报告存在着对中国市场和零售行业的许多根本性知识缺陷 。例如该报告认为,京东自营的3C和家电业务由于利润单薄、价格竞争激烈,根本无法盈利 。其实他们并不了解,京东的模式是建立在一个高效的运营效率基础上的,比如在京东进入家电领域之前,几乎所有家电企业都仅有1-2%的微薄利润,而京东通过大家电的网络零售,大幅降低了渠道成本,不仅京东家电实现了盈利,也带动了整个家电行业都实现了4-5%的净利率 。同样,该报告认为京东的估值高达600亿美金,市盈率超过410倍,是一个郁金香的泡沫故事 。而其恰恰忽略了,即便对于亚马逊大部分的分析师的估值方法也是DCF或是PS,而非PE 。如果要看PE,那么亚马逊12-15年的PE有600倍之多 。该人士指出,对于京东这样一个高速增长且稳健提升的公司,市场自然会给出公正的估值判断 。
针对该报告所指出的高瓴资本抛售京东股票代表了这家和京东关系密切的机构对京东的前景表示了担忧,也有接近京东的人士对采访人员表示,高瓴资本是京东上市前的股东,已经持有了京东股票7年之久,上市之后Pre-IPO股东逐步退出是基金正常的盈利方式 。然而高瓴资本依然还持有其绝大部分的京东股票,有节奏的减仓,平衡仓位,对于任何一个基金公司来讲,都是非常正常的 。同样,该人士对采访人员指出,境外机构热衷于将京东模式与亚马逊模式进行生硬对比导致了这份做空报告的出炉,如果按照该报告的逻辑,这世界上就不应该存在成功的零售公司,而只有成功的技术公司 。虽然亚马逊有AWS,但是却没有配送网络,而京东恰恰反之,这并不能说明孰优孰劣,只能说明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发展的选择不同,放大亚马逊的长处,从而得出京东高估值、无前景的结论本身就是荒谬的 。
【京东疑遭境外机构恶意做空】

文章插图
据悉,这不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第一次遭遇境外势力做空,2011年和2014年都曾掀起过做空中概股的浪潮 。其中,2011年被长期停牌和已经退市的中概股就达到了46家,但许多中概股受到攻击的理由都是无中生有,而做空机构也借此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市场上借入股票卖出,待股票下跌时,再从市场上买入同样数目的股票归还——从中大赚特赚 。而新加坡的这家做空机构,两次发布做空报告都选择了京东正在与阿里巴巴激烈PK的618大促之前,这种时间上的“巧合”也使得这份报告存在了更多的争议 。
本文"京东疑遭境外机构恶意做空,股票不跌反涨"为编辑编创,转载请注明出处(359249)
- 京东分期要满足什么条件 京东分期需要什么条件
- 京东双11和618哪个力度大
- 京东plus先享后付什么意思?怎么算?
- 京东plus先享后付怎么提前付款?多少钱?
- 京东plus先享后付会扣费吗?好不好?
- 京东自营店的客服在哪里找 京东自营店客服在哪里
- 2021年京东春节期间发货时效有哪些调整
- 京东快车数据在后台哪个位置
- 京东调货商品出现质量问题咋换
- 京东正规放单平台有哪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