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同终止与合同解除有什么区别1、适用范围不同 。合同终止只适用于继续性合同,即债务不能一次履行完毕而必须持续履行方能完成的合同,如租赁合同、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以及大部分以提供劳务为标的的合同;而合同的解除原则上只能适用于非继续性合同 。2、适用的条件不同 。合同终止既适用于一方违反合同,也适用于没有违反合同的情况;而合同解除主要适用于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的情况 。
3、法律后果不同 。合同终止只是使合同关系向将来消灭,并不溯及力,因此不产生恢复原状的法律后果;而合同解除可使合同关系溯及力消灭,因而产生恢复原状的法律后果 。
法律依据:
《合同法》第九十四条合同的法定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 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
2、合同解除的效力如何合同解除的效力如下:
1、一般规定
《合同法》第97条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该条规定,确立了合同解除的两方面效力:一是向将来发生效力 , 即终止履行;二是合同解除可以产生溯及力(即引起恢复原状的法律后果) 。学者认为,非继续性合同的解除原则上有溯及力,继续性合同的解除原则上无溯及力 。
2、损害赔偿
《合同法》第九十七条:合同解除后 , 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
3、合同解除的条件和方式有哪些一、合同解除的条件如下:
(1)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 。
(2)预期违约 。
(3)当事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的时间内仍未履行 。
(4)当事人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
二、合同解除的方式:1、协商解除;2、约定解除;3、法定解除 。
【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典》第562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 。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
4、无固定期限合同解除如何赔偿无固定期限合同解除如果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后解除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用人单位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二倍经济补偿的数额作为赔偿金 。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 , 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 什么叫肿瘤抗原与单克隆抗体
- 养生粥的做法与功效有什么
- 关于佛与魔魔的句子
- 阿普唑仑和艾司唑仑的区别
- 劳动合同户籍地址写错要紧吗
- 如何分辨德牧的纯与不纯
- 破产清算与注册资金有关系吗
- 如何辨别高良姜与生姜
- 秦朝统一文字与货币的影响
- 斯柯达柯珞克变速箱与途岳相同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